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36.10

摘要


公共衛生的目的在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及延長壽命,而健康促進正是目前達到此目標的主流觀念與價值。至於做法呢?誠如加拿大衛生部長Lalonde所強調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和充分適當的運動即為首要工作。健康的定義,過去所指一個人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均衡狀態,不僅僅是沒病或虛弱而已,此種理想化,抽象籠統,陳義過高等早就被爭議為完美而不實際之論;最近新健康領域概念的興起,主張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物體的遺傳、環境的危害及不健全的醫療服務體系等影響人類健康因素去探討,比起過去對健康的看法更具體、實際且目標顯著。運動是影響未來發展健康潛能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也是深具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經由運動可以促進身體肌力與耐力的適應能力、心肺循環功能、脂肪充分代謝及柔軟度等功效;最重要的是藉著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而成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使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關鍵字

健康促進 運動

被引用紀錄


劉麗芳(2023)。大專排球運動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大專排球聯賽公開一級為例臺大體育學報(),35-47。https://doi.org/10.6569/NTUJPE.202309_(45).0004
李香珍(2011)。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專業化程度與其體適能表現之關係〔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118-1511201215471116
王文宜(2011)。「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介入護專生健康體適能課程之成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205
蕭珮吟(2012)。中高齡者規律運動與成功老化相關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15829
蕭維誌(2017)。失能高齡者健康、生活型態及影響因子探討〔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3-3107201710024900

延伸閱讀


  • 李柏慧、鐘瓊珠(2005)。健康促進的手段-運用運動行為理論與模式體育學系系刊(5),121-124。https://doi.org/10.29793/TYHHHK.200505.0018
  • 郭清侯(1976)。運動与健康健康世界(4),60-62。https://doi.org/10.6454/HW.197604.0060
  • 楊佳益(2012)。身體活動或運動與健康促進屏東教大體育(15),25-3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545-201206-201211050002-201211050002-25-33
  • 劉繼善(1988)。運動與健康政大體育(3),18-20。https://doi.org/10.30411/ZDTY.198810_(3).0004
  • 方進隆(1989)。運動與健康中華體育季刊3(3),50-55。https://doi.org/10.6223/qcpe.0303.198912.1410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