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00.24.12.23
  • 會議論文

節慶祭典的供物與中國飲食文化──一個「常與非常」觀的節慶飲食

摘要


在中國人的節慶飲食中,明顯表現出「常與非常」觀的飲食文化,在非常的節慶活動中,所有的食物都呈現出與「常」態的差異,其主要特色將作為本論文的探討重點:(1)所有的節慶食物都是使用於祭典的,也就是作馬供神饌,而異於平常的飲食。(2)所有的節慶食物都是有神話附麗,用以解說其形成的「非常性」。(3)節慶食物的特性,如冷與熱、生與熟,都與祭祀的對象、祭典的性質有關,也就是要儀式化。(4)節慶食物的名字象徵,是作為民俗中的一種構成體。所以經由「服食」的接觸行為後,也具有非常的功能。(5)節慶食物又受制於自然、地理環境,而形成地域性,但它的基本意義則是不變的。論文最後將檢討在社會變遷中,節慶祭典的飲食是否會因世俗化而喪失其民俗特質,或者它在族群遷移後也仍能繼續下去,這一檢討將可發現其中的變與不變,可用以說明節俗的意義。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形成一套繁複的「禮儀」,伴隨著飲食的行為,人與人之間確是遵守著一種規範,透過儀式性行為進行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及崇敬,因而形成有關飲食的禮儀,這是禮書中所規範的人間的此界的飲食之禮。而祭祀行為中所表現的禮儀,則是關繫人與鬼神、此界與他界間的溝通、崇奉,因而不論是時間或空間的選擇,行使體儀者的選定,以及儀式舉行時需要遵守的規範:包括齋戒、禁忌等禮儀的表現,也都會表現出有禮有節的儀式。在傳統社會中固然是已經傳承了千百年,直至今日仍舊完好地保存於民間,在此將以臺灣所見的田野現象,選擇其中涉及儒冢、道教及民俗的諸般祭祀供物,證明在不同的義理下會表現出不同的供物及祭獻行為,卻又披巧妙地融合於祭典之中,表現出祭祀禮儀中飲食文化的兼容性、涵融性。在這些祭祀行為中所呈現的飲食文化,基本上是宗教與社會性格合而為一的,經由人與神的關係表現出人間的位階關係,也由此建立人間的社會秩序。對此將試著從「常語非常」的一組相對性結構,分析非常行為中如何表現「常」的世界,其中的隱喻所象徵的應是中國人所隱蔽的集體文化心理,值得現代人從祭品的飲食現象中探討其深刻的文化結構性意義。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洪鈺櫻(2013)。臺灣粽的起源、演進與文化意涵〔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17%2fNKNU.2013.00008
張尊禎(2008)。台灣老餅鋪與傳統餅食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2907200815043400
呂易晉(2010)。「客家桐花祭」政策分析~「文化」、「節慶」串起客家情?〔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1348
戴東豪(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漁村高齡者活動參與的經驗〔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20041
林文琇(2013)。從素食到蔬食--台灣當代素食文化的形成與演變〔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8-22052013084758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