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8.42
  • 學位論文

台灣三次總統選舉政黨群眾基礎與變化

The changes of social bases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Taiwna--the case study of thre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指導教授 : 張佑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臺灣政黨競爭至今雖有將近20年的歷史,然而與其他先進民主國家相比,政黨體系卻尚未達到制度化的標的。尤其總統選舉的舉行僅累積三次經驗,因選舉制度的操作與政治人物的分合,使政黨選票浮動率高達各類選舉之冠。政黨與政治菁英的策略互動與轉型,加上政治環境的變遷,選民對政黨的依附逐漸產生變化。2000年歷史性的政黨輪替,以及2004年民進黨囊括過半數選票,宣示選民投票行為的變化使大規模選票產生移轉,更甚者,對政黨的支持行為可能進一步深化為情感的依附。 在黨派抉擇部分,選樣偏誤模型修正了資料的扭曲,使模型估計的政黨得票率與實際政黨得票率的差距,限制在百分之一以下。影響總統選舉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逐漸落在政治心理變數上,其中又以政黨認同和統獨立場具持續顯著解釋力。此外,不同黨派抉擇之間,其政黨認同和統獨立場的差異亦有逐漸拉大的趨勢。在政黨認同部分,泛綠認同者與中立選民的差距逐漸存在於族群認同與統獨立場之中;而泛藍認同者與中立選民的差異變化較大,過去以省籍、社會階級和族群認同為主,然2000年以後則集中在省籍、族群認同和統獨立場身上。最後,泛綠認同者與泛藍認同者的差異各年均有不同,大致上以省籍、族群認同和統獨立場為主。 整體而言,從選民行為面和態度面觀察,兩者改變的幅度雖然不同,但都顯示泛綠陣營勢力的擴張,以及泛藍陣營勢力的減弱。各陣營群眾基礎的變化主要與政治人物立場的轉換、選民結構變化和政治態度極化有關。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徐永明,2001。〈政治版圖-兩個選舉行為研究途徑的對話〉,《問題與研究》,第四十卷第二期,頁95-115。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台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四期,頁31-66。
黃秀端,2005。〈候選人形象、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總統選民投票行為〉,《台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四期,頁1-30。
徐永明、蔡佳泓、黃綉庭,2005。〈公民投票─台灣國家認同的新動力〉,《台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一期,頁51-74。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政治學刊》,第七卷第一期,頁91-156。

被引用紀錄


林醒亞(2009)。公民投票與政黨競爭:臺灣公投併大選之分析(2004-2008)〔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0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