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86.56
  • 學位論文

跳出「中」心,吃進中「華」:北市官辦大眾節慶的文化政治(1994-2006)

China-out/Chinese-in: Cultural Politics of the Popular Festivals in Taipei(1994-2006)

指導教授 : 李明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位處文化政策研究與節慶研究交會的領域,試圖歷史地分析台北市在陳水扁(1994~1998)與馬英九(1998~2006)市長時期創辦的大眾節慶活動。首先,本文認為大眾節慶內含一套特定的文化框架,召喚人民進入特定時空,其在符號層次上操作轉換,帶來結構變遷的可能性。進而,大眾節慶相對於例行業務,作為動態地、直接影響一般人民的官方文化措施,是文化政策研究的必要切入點。 此外,在關連到台灣整體變遷發展的層次上,相較於多數文化政策研究以地方型文化產業節慶為研究對象,中心(首都)的節慶活動具有不同於邊陲(地方)的研究意涵。基於此,本文提出三組問題:一、此時期的官辦大眾節慶,其文化框架的內涵為何?二、不同內涵的官辦大眾節慶何以出現?三、這些官辦大眾節慶反映╱回應何種整體變遷過程? 陳水扁時期的官辦大眾節慶不同於先前三種建構論的觀點,意圖打造特定認同,相反地,本文以「共鳴時刻•我們在這裡」的總統府前飆舞活動作為分析個案,說明其嘗試解離過去威權時期的文化遺緒。相較陳水扁時期位處文化政治的歷史脈絡,馬英九時期則處於城市意象打造的文化經濟脈絡中,然而,何種意象被挑選出來仍需置於在地政治脈絡來理解,本文分析其文化元素揀取過程,並以「台北牛肉麵節」做為例子,說明其嘗試打造「華人城市」的城市意象。 這兩個時期的官辦大眾節慶內涵儘管相異,但其位處於同一個變遷過程,我稱之為「文化離心化」,此過程的另一面則與台灣兩種國族主義的消長相關連。官辦大眾節慶反映也回應了整體文化變遷,不同時期有其相異的回應方式。文化離心化具有兩個層次:首先,文化詮釋權從中央掌握轉移到地方,這具體展現在民眾的凝視對象,從廟堂之上的國族文物與現代藝文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其次,文化離心化也具有空間的意涵,文化焦點從作為國族文物與現代藝文中心的台北,離開到台北之外的地方文史。 本文認為,官辦大眾節慶具有一套特定文化框架,在符號層次上引導著節慶實作的細節:一方面深受整體社會文化變遷之影響,另一方面更進一步回應(擴大或修正)了此變遷。

並列摘要


This thesis is located in the overlap between 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and festival study, trying historically to analyze the new government-organized festive events in Taipei during the governance of Mayor Chen Shui-Bian (陳水扁, 1994-1998) and Mayor Ma Ying-Jiou (馬英九, 1998-2006). I propose that the festival as a cultural frame summoning people into a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cre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structural change through symbol operating. Furthermore, festival, as a direct cultural impact on citizens, must be a key point on cultural policy study. In comparison to most of the cultural policy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local festivals which often be thought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festival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centre(the urban) wa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periphery( the rural).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 this thesis involves three issues. First, what are the content of these cultural frames? Second, why di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frames emerge? Third, what structural changes did these festivals reflect and respond to?

參考文獻


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台灣社會學,10,149-170。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
王俐容(2006)全球化下的都市文化政策與發展:以高雄市“海洋城市”的建構為例,國家與社會,1,125-166。
王志弘(2003b)影象城市與都市意義的文化生產:《台北畫刊》之分析。城市與設計學報,13-14,303-340。
王志弘(2003a)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被引用紀錄


陳惠民(2009)。城市的文化拼貼術:台北市文化規劃之研究(1994-2008)〔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9.01330
賴彣華(2016)。誰的「創意」,如何「文化」?-- 解構臺北市政府的都市文化治理(1999-201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1103
吳佳盈(2010)。重返西門町—青少年與男同志再現空間的政治經濟分析(1994-2010)〔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1918
林明(2009)。新埔柿餅節的「打手」:節慶與關鍵行動者〔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94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