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226.126.38
  • 學位論文

理念、利益與制度:台灣國民年金規劃的政治分析

Ideas, 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Pension Program in Taiwan

指導教授 : 林國明

摘要


國民年金法於2007年三讀通過,這不但為延續10餘年的年金制度選擇爭議和津貼擴張暫時劃下一道休止符,並且其針對未被納入職域保險的國民,開辦一個獨立的社會保險年金,也強化了原本職業分立的經濟安全保障體系。本研究從歷史制度論的角度切入,來討論制度選擇的問題:在國民年金規劃過程中,關於財源籌措方式和組織體制的整合問題上,許多不同的政策選項都曾經被提出過,例如稅收制或儲蓄保險制基礎年金,以及大整合的保險體系,為何這些選項最後都被排除呢? 為回答上述問題,本研究將故事的時間軸線拉長,把台灣經濟安全保障體系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威權統治時期、民主轉型的90年代,與2000年政黨輪替後以迄於2007年。來自政黨、國家行政體系,以及公民社會的行動者,如何在特殊政體結構下互動所產出的政策結果,將成為影響下一階段行動者在面對政策爭議時,所可能抱持的理念或利益考量,以及形成特定偏好與行動結盟的重要因素,從而侷限了後續政策發展的可能道路。我指出,在國民年金組織體制方面,威權政府基於統治目的而建立的分立職域保險,為後來的大整合規劃帶來行政、財務,以及政治上的強大阻力。就財源籌措方式而言,行政官僚提出的儲蓄保險制遭到社會團體強烈反對,在政治時機的偶然碰撞下被排除在政策流之外;另方面90年代以降,選舉競爭所促發的各種老人津貼,在國家總體財政結構轉型,以及財政不負責的政黨政治特質之交會影響下,讓津貼本身反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致使稅收制基礎年金變得不可欲,而被行動者排除在可能的選項之外。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李允傑(1992)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巨流。
李易駿、古允文(2003)另一個福利世界?東亞發展型福利體制初探。台灣社會學刊,31,189-241。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
吳介民(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社會學,4,159-198。
唐文慧、葉書毓(2006) 國民年金及勞退新制立法過程之比較:政體中心的觀點。研究台灣,1,59-107。

被引用紀錄


李柏昇(2017)。吸毒者處遇政策變遷(1998-2017):制度論的解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700687
林佳瑋(2015)。從抗爭意識到集體行動: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抗爭經驗(2012.6-2014.3)〔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5.02070
吳興隆(2015)。社會政策之修訂:以我國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5.00641
蔡佳君(2014)。國民年金制度中納保對象變遷之研究-漸進式制度論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4.10408
佘宜娟(2012)。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歷史制度論之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2.005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