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47.253
  • 學位論文

教育改革與制度變遷──台灣高等教育自由化的社會學分析

指導教授 : 林國明

摘要


在教改的過程中,「自主」一度成為重要的理念與行動根據。然而當教育支出造成龐大負擔時,國家說要達成大學自主,讓高教機構負責分攤預算的責任;當社會抗議學費調漲負擔過重的時候,大學的經理人說要達成大學自主,要求國家規範賦予經營管理的空間以維其組織存活。「自主」成為不同勢力之間交相運作、互相制衡的手段與武器。本研究嘗試回到歷史脈絡中,釐清影響各事件發展的多條路徑軌跡,以探討自主和自由化、市場化的變化過程。然相較於對教改進行批判的其他研究,從制度分析切入的研究途徑著重了一般研究較為忽略的「中介機制」:教育階層化的相關研究對於教育改革的結果進行批判性的檢驗,著重於制度變革後階級再製的程度的審視、教育資源分配的細緻模型,藉由教育分配的結果和社會背景的關連,檢討孰為實質的政策受惠者,並以此推斷教育政策可能蘊含的權力關係,而制度分析則更直接地針對制度本身演化的路徑,以權力關係的發展和有關教育制度變化的政治為其研究對象,而更為直接地找出制度變革的中間機制,而對權力關係與制度設計之間的關連進行探討。而制度分析之中著重從組織場域的角度切入的研究,將權力關係的附著對象清晰地勾畫出來,同時將「國家」視為組織的一種或是組織場域之正當性的賦予者,而清楚地說明了教育改革內隱而為顯的權力問題;然而「國家」除了做為單一的組織單位,同時也是具有獨立層次的制度,另一方面,國家做為權力機制的代表,本身也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有其自身「動態」的變化,所以也應該是考察的重要對象之一。因此本研究借用政體中心(polity-centered)、歷史制度論(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取徑嘗試探討教育改革中所蘊含權力改造過程,並嘗試從中找出做為主要決定機制的明確制度設計何在。

關鍵字

教育改革 自由化 自主 市場化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 5: 1-48。
-----(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教育部。台北市:教育部。
-----(1970)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編輯小組(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台北市:教育部。
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秘書處(編)(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

被引用紀錄


林凱衡(2012)。教育改革如何促成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的社會學政策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887
楊永慈(2009)。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政策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01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