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44.223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白沙地區為核心,探討此區早期移民對白沙地區的開發與經營;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下,自移民拓墾開始,如何去調適個人與「海陸環境」的關係,就成為白沙居民無時無刻都必需面對的課題,也內化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份。不論是在選擇聚落的位置所在、農業的發展策略、漁業的經營模式、社會組織的建立、宗教信仰的形成乃至於人物的交流都必需藉由調適的過程,使人與自然環境取得平衡,才能夠在這塊小島上安身立命,尋求再發展的機會。白沙地區自史前時代起,人類活動的遺存與瀢址較澎湖其他地區更為密集,至日治時代仍是澎湖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在農業生產環境不如馬公、湖西等地的情況下,人口卻能如此稠密,與潮間帶所蘊藏豐富的漁業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廣闊的潮間帶正是白沙地區最特殊的自然環境。 17世紀初,漢人移民因移墾時間的先後、自然環境的取捨與「人類領域特性」,漳州籍移民遠離遍布泉州籍移民的澎湖本島與漁翁島,以白沙地區作為入墾的地點,使得白沙地區早期的移民人口籍貫結構迥異於澎湖本島。雖然早期移民會依據其原鄉的生活習慣、產業活動選擇移墾的地點,但移墾地點的自然環境也會促使移民必須發展出能相互調適的生產模式。1970年代以前,澎湖的農業產值仍高於漁業,可見農業的重要性;但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仍無法維持生計,因此居民會利用廣大的潮間帶及淺礁岩棚進行採捕,彌補農業生產的不足。這種時而「以漁」、時而「以農」的生產模式,從先民拓墾之初即是如此,到了日治時期還是維持這「漁農職業難分」的情況,這即是先民調適澎湖自然環境的最佳寫照。 從村廟的建立、發展的過程可看出移民對土地的認同,社里居民透過對主祀神明各種神跡或靈聖的傳說,以口傳或筆述與各種宗教活動的舉行將村廟主神的信仰一代一代的傳承,建構各社里的「集體歷史記憶」。除了顯示出社里的團結與凝聚力外,也是展現社里經濟實力與個人成就最好的機會,更強化社里的自我認同意識,進而保衛自己生活領域的資源,建立一套有效的防衛與分享機制,來強化社里的團結與生活領域資源的維護。 1895年日治時代的來臨,國家的力量介入傳統的社里生活,也開啟白沙地區通往現代化的道路。漁船的動力化、新式漁具漁法與水產加工製造技術的引入,是白沙地區進入工業化社會的先聲,也是白沙產業發展從傳統「半農半漁」的社會,逐漸轉向以漁業為主的經營模式;但白沙地區也因自然環境的因素,減緩了漁業的現代化腳步,導致人口外移與季節性的移民。國家力量主導的造林事業是第一次有系統地對澎湖/白沙的地貌進行改造,當時除了國防軍事的考量外,防風固砂、提供燃料或是觀光旅遊的願景也都可看出殖民政府對自然環境挑戰的回應,反射出現代化「人定勝天」與傳統「調適自然」迥異的價值觀。帶有「同化」目的教育政策將「國語」、算數、唱遊與體操融入現代化的學校教育,學校的設立與就學率的提高多少可看出白沙居民對現代社會即將到來的敏感度,而這種對教育的重視和敏感度與「出稼」風氣盛行有著密切的關連性。 關鍵字:澎湖、白沙、大赤崁、後寮、潮間帶、半農半漁、村廟、公司組織、現代化、造林、動力化、出稼、新式教育

關鍵字

澎湖 白沙 大赤崁 後寮 潮間帶 半農半漁 村廟 公司組織 現代化 造林 動力化 出稼 新式教育

參考文獻


獻委員會 主辦「第二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大,1998.5.23.。
1919《澎湖廳第四統計書》,澎湖:澎湖廳。
1981〈澎湖古代文化〉,《人類與文化》15:61-65。
1987《清代台灣的綠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從廟宇的發展窺視澎湖的開拓史〉,《歷史學報(成大)》20-229-2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