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168.172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因為中國的存在,臺灣與香港產生互相勾連的微妙關係。面對中國,臺灣與香港的處境十分相似,都與中國有著血緣上的牽繫,都處於中國相對邊緣的位置,都面臨國族認同的問題。有關中國認同的價值判別,是臺灣社會當前的重大爭議點,本文透過香港文學中「闡釋中國」的思考,希冀能提供為臺灣「本土性」議題感到焦慮的人借鑑與省思。 李碧華是香港文壇中具有指標意義的作家,其作品跨文類、跨藝術的獨特性,以及透過小?的隱喻,表達香港身分失落、國族認同等社會現況,使得她的文學作品擁有不可輕忽的價值。李碧華的小說在香港十分暢銷,能引起香港普羅大眾的共鳴,同時又有著超越一般通俗小說的意涵,能引起學術界的討論;她的作品中存在濃厚的香港意識,以及對中國政治的批判觀點,使得筆者認為李碧華是探討香港小說最不能忽略的一位作家。 由於李碧華電影編劇的背景,使她的作品兼具文學與電影兩種藝術的特點,與電影結合的小說也是她作品中最具有影響力的部分,因此筆者選擇以她小說中與電影結合的八部長篇作為研究主軸。「香港」是李碧華文本中永恆的主角,討論李碧華的作品無法避談香港這座城市,城市是一處空間,電影也強調空間,而空間是李碧華電影小說中非常關鍵的元素,空間代表的是一種範限,對於界線的玩弄、戲謔、顛覆、解構與嘲諷,正是李碧華作品中的特色。基於上述種種觀察,本論文將研究重心著重於兩方面:第一,探討李碧華文本中所存在的空間性,小空間與大空間的對立、抗衡、融合、對照、錯置……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是本論文關注的重要命題。第二,同樣的故事在小說與電影跨媒體的置換之後,文本的改變,以及改變背後的意義,都是本文討論的範疇。 本研究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回顧文獻探討,表述問題意識,研究的對象、範疇、方法,以及各章節的架構安排。第二章〈身體空間的多元意涵〉,從身體空間的角度切入,從而思考李碧華小說中身體與性別的關係,身體與國族認同的關係,身體在男性欲望與影像中被觀看的過程,失去了自己的主體性。第三章〈城市空間的對話與喧聲〉,本章節探討李碧華小說中關於城市的核心命題,從李碧華的觀點切入,以被視為邊緣的香港為中心,觀察香港與其他城市的互動與關聯。同時解析李碧華以文字重構香港,並深刻關注城市底層的邊緣聲音。此外,電影導演在解讀李碧華文字的過程中,對於城市的想像,也同樣存在邊緣與中心相互拉扯的權力意識。第四章〈超驗空間的虛實交錯〉,超乎現實經驗的鬼怪異類是李碧華電影小說中經常存在的角色,本章著力探究李碧華言情故事中,人類與異類相戀的主題,李碧華的小說重新思考男女兩性的關係,試圖為中國傳統小說中被誤讀的異類女性,找到重新詮釋的可能。同時,李碧華的小說,以及由其編劇或被改編的電影,也藉由人類與異類的相戀關係,隱喻香港與中國的處境,身分與國族的認同使此一題材有更深化的餘韻。第五章〈古今時空的並置與流動〉,時間與空間在李碧華的電影小說中,不只是區區背景,也不僅僅是最佳配角,幾乎可說是小說中不可或缺,光芒萬丈的聚焦所在。藉由時間的空間化,李碧華把不同的時態並列、錯置、移動,製造出迂迴曲折的戲劇張力與矛盾衝突,也進而賦予時空變化更多的意義與想像。第六章〈結論〉,總結其研究的文本挖掘與成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李碧華的電影小說中和了電影與小說兩種藝術文類,而文學與電影都是社會文化再現的形式,本論文以空間場域中的權力拉扯,觀看李碧華電影小說所呈現邊緣與中心的意義,除了挖掘文本表層風景下的深層內涵,釐清其作品中的書寫策略與層次,也更進一步對照電影與文學,在不同媒介的變動與轉換之下,文本意義的補充與形塑。筆者希冀以本文做為一個開端,讓李碧華作品價值的可見度被重新顯微,也讓更多被主流價值忽略的邊緣聲音得到關注與肯定。

關鍵字

李碧華 電影小說 空間 香港

參考文獻


7. 漢元《香港的最後一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10.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49. 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47. 劉秀娟、林明寬譯《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2. 王志弘〈城市、文學與歷史:評《看不見的城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四期,1993年3月。

被引用紀錄


翁慧娟(2010)。李碧華長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0.01294
張貽婷(2011)。當代香港文學的九七焦慮與都市性格的共振(1982-2007)〔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7092011160342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