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242.165
  • 學位論文

原住民族基本法立法過程之研究

A study of legislated process on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 law

指導教授 : 陳延輝博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原住民是台灣的主人,是相對於其他外來移民族群早先居住於台灣的原住居民,原住民族與土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亦享有以土地為基礎衍生的原住民族固有權利。原住民族自始自中皆未拋棄其對土地之主權,卻在殖民政府與威權政府統治下,流失傳統領域及其固有權利。原住民族自覺始於威權主義體制轉型之正當性危機發生之時,台灣社會在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後,近而挑戰威權體制而帶動威權轉型,更誘發原住民族對於族群主體性的反思,使得原住民族社會運動有了發展空間,亦催生了原住民族基本法草案。 原住民族基本法制訂立時十七年之久,其所面臨之艱難與阻礙萬千。基本法為原住民族首部規範及保障原住民族權益之專法,更是原住民族發展之重要里程碑。因此,探究原住民族基本法立法過程與台灣政治變遷過程,可作為未來原住民族基本法子法制定與推動之借鑑。 本研究訪談行政院原民會、立法院與學術界之基本法專家共計八名,針對原住民族基本法議題進行深度訪談,以還原基本法之立法過程原貌與未來子法建制之修正意見,而後針對基本法進行爭議條文之評釋及基本法之適用空間。 原住民族基本法所保障的原住民族主權、原住民族自治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賠償與返環、自然資源使用權等重大爭議條文,除了衝擊國家統治正當性與利益獲取合法性外,亦衝擊既存法律制度、土地制度與政治資源分配,原住民族主權與土地的流失係台灣威權體制轉型化過程中的「轉型正義」衝突,應獲不正義補償、賠償予彌補,原住民族基本法的通過,只是回復正義的開始,未來藉由基本法之落實予後續子法之繼續制定、修改或廢止,以逐步返環原住民族所失去的自然主權。

參考文獻


林銘溢(2004),《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政治轉型與原住民族自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Marilyn Strathern(1994),“Cultural Diversity“,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 No.78,pp.1-26.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頁61。台北:自立晚報。
黃琛瑞(2003),《權力菁英與台灣的政治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政治與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永祥(2002),《台灣原住民族自治之研究:兼論台灣族群政治權力之分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被引用紀錄


賈凡逸(2016)。族群、部落與法律多元:台灣原住民族的部落自決〔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1299
阮俊達(201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軌跡變遷(1983-201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9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