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226.94.217
  • 學位論文

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臺灣原住民族教材研究(1952---2007)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自50年代以來臺灣國(初)中所實施的歷史教育,由於當時受到國家基本國策的規範, 常以「中國」或「漢族」的史觀來編寫歷史教科書的教材,並且將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放 在中國史或漢人開發臺灣歷史的邊陲。即使80年代的臺灣已邁入民主化、本土化的社會, 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教材中所編入的原住民族歷史知識,選用的論述方式往往忽略了原住 民族的觀點和立場,容易造成一般學子對於原住民族產生誤解與刻板印象。 本研究探討國(初)中歷史教科書(1952-2007)中有關原住民族教材的內涵,主要針對教科書中原住民族教材進行整理與分析,試圖瞭解歷史教科書中原住民族教材「質」與「量」的呈現。首先,探討「原住民族」相關歷史知識的資料論述與圖表分佈,探討重點為教材涵量與撰寫觀點等。再則,探討原住民族相關的歷史文獻,除可參考原住民族的相關研究外,同時瞭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與社會,以此做為分析或批判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的規準。國(初)中的歷史教科書中原住民族教材的演變過程,由「國編版時期」至「認識臺灣(歷史篇)」,這是原住民族教材「從無到有」的關鍵期,形成現在之「社會學習領域(臺灣史)」之課程綱要因脫胎於此,因此,歷史教科書中原住民族教材的相關知識乃能以一定分量呈現於各歷史分期中。 從研究結果顯示,有關歷史教科書中原住民族教材的歷史知識與圖表分佈資料「量」的部分來看是單薄的,如歷史知識在「國編版時期」占0.3%、「認識臺灣(歷史篇)」占9.44%、「 社會學習領域(臺灣史)」占12.31%,且偏重於傳統文化的描述,撰寫方式習慣以蜻蜓點水式呈現,概略分落於各分期中,難有脈絡可尋。在圖表方面,「國編版時期」無任何資料、「認識臺灣(歷史篇)」占14.19%、「 社會學習領域(臺灣史)」占13%,呈現方式偏重於傳統文物、慶典等,給予人僅限於傳統與原始的印象。從「質」的方面觀察,編寫觀點是以「漢族」開發臺灣的史觀,呈現較多是原住民族被教化、綏服的歷程,鮮少見到原住民族在臺灣史上奮鬥的事蹟與貢獻。 臺灣的教育政策,受到基本國策的規範,雖然教材的編寫有一定的標準,但企盼在教材內涵中能有原住民族保家衛族的英勇事蹟,圖片資料的呈現除了文化慶典外,能夠更進一步呈現社會生活變遷的真實脈絡。在教學現場上的教師能秉持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實施教學活動,除能夠讓一般學子對臺灣原住民族有正確的認識外,同時,原住民族的學子也能從歷史教科書中尋得定位自己的價值與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王晴佳,〈臺灣史學50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出版,2003。
張建成,〈原住民觀點與原住民教育〉,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多元文化月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6。
王文科,《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李宗薇,〈教科書的編輯機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卷1期,1998年1月,頁41~56。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決者高一生

被引用紀錄


周亞慧(2011)。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晚清(1840-1911)救亡運動教材之編寫〔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09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