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5.179
  • 學位論文

《張協狀元》與閩地戲曲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 蔡孟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第一章「《張協狀元》之時地歸屬與學界研究概況」──屬於緒論部分,為學界針對《張協狀元》所累積下的研究成果進行總整理,以建立進入正文論述之前的先備知識並掌握學界研究脈絡之發展變化。 第二章「閩地戲曲的發展環境」──分就社會歷史、藝術發展、宗教精神三層面論述閩地戲曲的發展環境,藉此闡明閩地在孕育戲曲生成上所能給予的優越環境條件,並由此建構起閩地戲曲文化之獨特性。 第三章「泉腔南戲之形成發展」──論述閩地南戲一脈「泉腔南戲」之形成、發展、戲曲體製及藝術特徵。並於後續章節中與《張協狀元》相互對照,探究「宋元南戲」與「泉腔南戲」之間的承衍關係。 第四章「《張協狀元》之戲曲體製與閩地藝術成分探析」──透過戲曲體製上的相互比較,彰顯閩地戲曲文化直承宋元南戲發展的具體樣貌及重要價值。 第五章「《張協狀元》之詞彙及「科介」使用問題」──針對《張協狀元》中複雜的語言問題進行研究,希望扭轉戲曲學界長期透過溫州方言進行認知,而過度簡化其語言使用之現象。

關鍵字

張協狀元 南戲 閩地 梨園戲 荔鏡記

參考文獻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聯經書局,1975年。
康尹貞 《梨園戲與宋元戲文劇目之比較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青木正兒 《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廖建智、傅榮珂:〈從悲劇觀與道德觀探討南戲《張協狀元》〉,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3期﹝2005年﹞。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