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89.85
  • 學位論文

初探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歷程及現況發展

A Prelimenary Study of Shihmen Reservoir and its Catchments Management Projec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Situation

指導教授 : 汪靜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歷程,緣起於我國立法院業於2006年1月13日三讀通過《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並於同年1月27日公告實施。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落實關鍵因素、歷程資源分析、參與者角色功能及觀點分析。研究者以WHO-IDEA方法思議建構研究架構,以參與的觀察者角度,進行石門水庫整治計畫資訊公開個案研究歷程相關資料蒐集。本研究藉由參與觀察、文件分析、內容分析及深度訪談等方式,以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資訊公開背景資訊(D)、運用策略與效益 (E)、資訊公開議題(I)為焦點內涵概念,進行石門水庫整治計畫資訊公開歷程現況研究評析(A)。 本研究結果顯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落實關鍵因素包含(1)《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中即有明文規定;(2)《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資訊公開要點》之訂定;(3)長期關注此議題之專家學者建立溝通平台,扮演溝通協調之角色,提供政策諮詢及專業建議等功能驅動政策落實;(4)政府單位決策者之裁示及廣納雅言,以及政府執行單位全力配合扮演資訊供給之角色;(5)民間團體參與型態之轉變。 本研究以WHO-IDEA有組織地導向於環境教育目標之分析結果顯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歷程及現況發展,在環境教育代表之內涵,包含(1)為我國集水區整治計畫首例將資訊公開納入政策體制內並施行;(2)資訊公開在石門水庫整治計畫的推動成果,藉由環境教育轉化,作為教育素材:(3)石門水庫整治計畫相關資訊專屬網站主動公開之落實,提升民眾環境覺知及知識;(4)政策資訊透明化,有助於參與者進行交流討論,培養環境技能;(5)資訊公開為平台管道,有助於民眾參與層次之轉變,從抗爭性參與轉為體制內參與,體現民眾參與精神。

參考文獻


徐瑞婷(2009),從環境傳播探討政府、民眾與媒體角色─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碩士論文。
葉俊榮(1989),憲法位階的環境權:從擁有環境到參與環境決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十九卷第一 期, 129-153頁。
葉俊榮(2007),從行政院公報新制談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研考雙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3-14頁。
陳宜和(2006),我國實施行政資訊公開之成效評估研究,研考雙月刊,第三十卷第三期,86-98頁。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第28 卷,第4期, 36~51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