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97.157
  • 學位論文

高中『科技腦,人文心』創新課程之成效評估

指導教授 : 張俊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接受完「科技腦,人文心」新興科技融入高中跨領域課程後之學習成效。研究設計採單一組前後測設計,以宜蘭縣某國立高級中學一年級之學生為研究對象(n=35)。研究工具為「特定單元知識測驗」、「了解科學本質量表」、「科學態度測驗」、「教室學習環境問卷」。在蒐集研究資料後,以敘述性統計、相依樣本t考驗、共變數分析(ANCOVA)等統計方法分析結果。研究結果顯示:1. 學生對課程期望是教師與學生中心並存的教室學習環境,但學生實際經歷的回應結果是偏向教師中心的教室學習環境,這與先前研究有類似的結果,台灣學生都較期望是教師與學生中心並存的教室學習環境,但實際經歷都是偏向教師中心的教室學習環境。2. 各特定單元知識測驗與延宕測驗之結果顯示全部研究對象在學習完本課程之後,其特定單元知識皆有顯著的提升。3. 在「了解科學本質量表」中,除了「科學知識的本質(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分量外,其餘分量在前後測平均分數上都有明顯的差異且朝負向偏移。4. 在「科學態度測驗」中,除了「自我效能」分量外,其餘分量前後測班平均都沒有明顯的差異存在。5. 若實際經歷的教室學習環境與其期望的學習環境比較接近之學生,在「特定單元知識測驗」與「了解科學本質量表」表現上,高於兩者學習環境不接近的學生。

參考文獻


黃俊傑(1995)。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通識教育,2(2),23-50。
康才媛、林青蓉(2009)。「環境與人」跨領域通識課程之發展經驗整合與成長。通識研究集刊,15,25-60。
呂紹海、巫俊明(2008)。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中科學史內容之分析。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5(2),1-32。
李旻憲、張俊彥(2004)。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之研發與初探。科學教育學刊,12(4),421-443。
靳知勤(2002)。效化「基本科學素養」問卷。科學教育學刊,10(3),287-308。

被引用紀錄


曹雅蒨(2014)。偏遠地區高中推動體驗式能源課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544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