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47.253
  • 學位論文

張爾田的經史思想與文化關懷

指導教授 : 黃克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張爾田(1874-1945),原名采田,字孟劬,又字幼蒓,晚號遯堪,亦自稱許村樵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早年以家學淵源,專擅於詞章,與清末四大詞人互有來往。及其長,師從譚獻、章鈺、秦樹聲等學者,復治經史百家,並結識孫德謙、夏曾佑與王國維等人。1895年以例監生籤分刑部廣西司主事,數年後改官江蘇候補知府。仕宦期間,寫成《史微》一書,由是顯名。辛亥鼎革後,張爾田以遺民自任,遷居上海。旋即孔教運動起,張氏為《孔教會雜誌》撰寫數十篇文章,力倡孔教。不久清史館開,張氏受邀北上修史,凡十年,南返後與「學衡派」諸人論學。1930年,張爾田與胞弟東蓀共同北上燕京大學任教,晚年均在哈佛燕京學社度過。清史學者王鍾翰,法國史學者張芝聯,是他晚年在燕大的學生。 本論文以張爾田為研究焦點,所關注的面向主要有二。一是從清代學術史的角度,循「浙東學術」與「常州今文學」的脈絡,探討張爾田的經史之學與晚清學術思想間的關係。一是藉由清遺民的視角,觀察張爾田如何將其學說,擴展為一種對時代的認識。在這兩個角度下,本論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四章作討論。首章梳理張氏的生平經歷,以重構其師承交友與學術取向。在此基礎上,二、三、四章依序從史學、經學與歷史哲學的角度,探索張氏學說的核心脈絡與終極關懷。 其中,史學一門是張爾田最為人所熟知的面向。這一方面是因為他仿《文史通義》體例而作了一部《史微》,另一方面也因他一生修史箋注,用力最勤。是以本論文第二章先從張氏的「外在形象」談起,討論張爾田與浙東史學之間的關係,並分析張氏史著中的史學主張。繼之第三章討論他的成名作《史微》,進一步挖掘張爾田史學論述下的經學思想。張氏自謂:「僕之學,自實齋出,不自實齋入。」他固然受章學誠影響甚深,但在更關鍵的經學見解上,張爾田則展現出了與實齋不同的學術思想,此即張爾田學術思想中的另一條脈絡──常州今文學。 晚清學術思想的發展,既承自清中葉以來的各大家學派,但同時又互相影響而不能純以門派別之。張爾田經、史相融的學說特色,正說明清代學術在晚清的演變現象。然而在張氏融貫一體的學術思想中,經學實重於史學,今文又勝於古文。故《史微》一書,寓經學於史學之中,列孔子於周公之上,今文家學實居於張氏經史思想中的核心位置。 本論文第四章進一步探討張爾田如何將此一學術思想,在「國變」後延伸為一種對「文化」的認知。首先,在孔教運動中,張爾田先將論述範圍從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擴大至全人類的文化演變。在此他巧妙地將《史微》中的「政、教」關係,套用至文化發展的論述上。並以孔子為中國的「教主」,力陳「宗教」、「道德」與「文化」之間的關聯。晚年他再以〈歷史五講〉,從歷史哲學的角度,陳述他心中的道德史觀。這是他一生論學的終點,同時也反映了張氏學術思想的終極關懷。 總結來說,本論文聚焦於張爾田,從學術思想一路探討至他的文化關懷,其視角由表面而深層,論述範圍則由小而漸大。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將提供研究清代學術史的另一種視角。尤其在晚清「今文學運動」中,過去論者的焦點長期集中在康有為與梁啟超,卻忽視了康、梁之外的眾多名家。張爾田雖然也力主今文家學,但他認知中的清代今文學發展,顯然比康、梁的論述更為複雜,也更接近實際的情形。 並且,五四以後,學術的話語權長期掌握在新派的知識分子手中。在「政治正確」的態度之下,舊學遺老的學問往往被視為保守而無用。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將說明清遺民群體絕非鐵板一塊。其中固然有許多人思謀復辟,抵制新學,但也不乏積極與西學對話的文人學者。張爾田一方面厭惡新文化運動,但另一方面他又痛罵清朝二百六十餘年,「不知道德為何物」。他的學說見解,既與新派學者迥異,也和其他清遺民不盡相同。在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上,有其特殊意義。

參考文獻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陳秋龍,書評〈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9期(2010)。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陸寶千,〈民國初年康有為之孔教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2期(1983)。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