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56.45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私法自治與契約自由原則,係民法之上位概念。債之關係是否成立,端視當事人間之自由意思,債務是否履行,亦係聽由債務人之自由意思,原則上,債權人並無強制債務人履行之權利,債權人也無限制債務人處分其財產之權利。債務人任意不為清償時,債權人雖可以藉由強制執行之方法,摑取債務人之責任財產,使債權得到滿足,但此仍以債務人具有財產為前提,如在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之前,債務人即陷於給付困難甚至給付不能之窘境時,債務人常本於財產支配自由,不當處分或隱匿責任財產,將原為債權最後保障之責任財產移轉於第三人或設定負擔,規避執行,以致於害及債權人之債權。幸而民法另有債之保全之規定,設有「代位權」與「撤銷權」以資救濟,藉此防止債務人財產不當的減少,致影響清償能力,確保債權實現之可能性。惟此兩種權利之行使,皆係債權人基於債之效力,且效力及於債務人以外之第三人,故通說稱之為債權之對外效力。而本文所欲探究者,乃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責任財產之逸脫現象,債權人如何利用「債權人撤銷權」維護自己之權利。

參考文獻


57.謝哲勝,對信託財產的強制執行-最高法院89年度台抗字第555號裁定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95
27.陳計男,民事訴訟法(上),三民,2009年7月。
29.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三民,2010年1月。
49.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1992年10月五版。
49.楊淑文,論連帶保證與連帶債務-最高法院88年度臺上字第1815號民事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

被引用紀錄


劉書瑋(2014)。論民事信託受益人之保護—以受益人與信託利害關係人之互動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1032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