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76.7
  • 學位論文

迷.路漫漫:《ONE PIECE》長期迷之研究

A Long Way to go: Long-term fans of ONE PIECE

指導教授 : 簡妙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探討日本漫畫《ONE PIECE》與長期迷之關係。 作為1990年代後期的動漫作品,《ONE PIECE》長期廣受歡迎,此外,十幾年來,它造就了一群閱聽人,從少年、青少年,到出社會,與這部作品相伴成長,成為長期的《ONE PIECE》迷。 本研究欲探究這部動漫在現今台灣社會中的獨特之處,亦即,某些歷時更久,或同為1990年代後期也廣受歡迎的動漫作品,卻唯獨《ONE PIECE》得以成就此現象呢?而那些《ONE PIECE》迷又是如何在這麼長的時間下維持他們的認同呢? 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了11位,資歷至少超過七年的《ONE PIECE》長期迷,藉以回答上述問題。研究發現,在文本方面,《ONE PIECE》之特殊性在於,其敘事結構與角色功能,都與大眾習以為常的經典故事結構相似;其次,研究對象大多指出其文本中具備了三個要素,分別是夢想、夥伴,與冒險,也對相關元素表示高度認同。 此外,在《ONE PIECE》長期迷的認同實踐方面,本研究發現,對於《ONE PIECE》相關事物,持續、長期的蒐集行為,是《ONE PIECE》迷之所以成為長期迷的重要途徑,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對於《ONE PIECE》公仔的蒐集。尤其透過來自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體系化的推坑」,讓《ONE PIECE》迷不斷在文本之外,重新使自己與文本扣連,維持對文本的認同。 然而,使得《ONE PIECE》長期迷成為可能的,是包括其他《ONE PIECE》長期迷自身的規律、重複性行為,例如反覆畫某個角色,或整理動畫檔案等,本研究將之稱為「準儀式行為」。此外,本研究亦發現了,長期迷的過程,勢必與其生命旅程有所關聯,而有所謂的方向性,本研究的三個案例,便分別展現了三種不同的狀態:前行、停損、往返與進出。

參考文獻


洪嘉慧(2009)。《漫畫《航海王》之互文性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意欣(2008)。《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宜(2008)。《台灣漫畫博覽會舉辦之初探-以參觀者觀點》。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朱龍祥、陸洛(2000)。〈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心態與行為初探〉,《應用心理研究》,8:171-208。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原書Baudrillard, J. [1968]. Le système des objet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