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36.10
  • 期刊

論神祇信仰傳播的動力:誰為媽祖立廟?

Discussing the Motivation in Spreading Worshipping of Deities: Who Erected Mazu Temples?

摘要


從全球視野來看,宗教信仰的傳播除了教主及其門徒為了實踐自己的使命,弘揚其宗教外,往往尚有其他的經濟、社會、政治、科技、移民的動力。以西方宗教東傳到東方為例,天主教教會利瑪竇隨著航運「科技」,在明朝末年傳到中國。1840年後,西方基督新教隨著船堅砲利的「政治」帝國主義、「經濟」殖民主義打開中國大門,傳入了中土。1865、1872年,長老教會馬雅各、馬偕分別帶著「宗教」使命與熱情,把喀爾文宗的基督信仰帶入臺灣。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神道教、佛教、天理教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政治」勢力及「宗教」使命,進入臺灣。至於華人本土民間宗教,從明鄭以來就分官民兩軌,從中國大陸引進臺灣。鄭氏王朝以明朝為正統,在臺南設立全臺首學孔廟、關帝廟及玄天上帝廟;閩粵兩省的老百姓因地利之便,帶著家鄉守護神的香火或神像,跨越了黑水溝渡海來臺。本研究只想聚焦於媽祖信仰傳播的問題,討論祂從大陸傳播到臺灣歷史變遷?誰為祂在臺立廟落地深根?什麼動力讓官民兩軌為祂立廟?為了解答這三項議題,筆者將用2008-2011年在臺灣、澎湖、金門等地的媽祖廟宇調查資料書寫而成的《媽祖文化志》為基礎,分析並綜整本地80餘間媽祖廟宇,探索媽祖信仰傳播的內在動力。

關鍵字

媽祖 立廟 祭祀圈 分香 神明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