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68.14
  • 期刊

【論文摘要】傳統復健計畫加入視覺回饋剝奪對前十字韌帶術後患者物理治療介入療效: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The Effect of Adding Modified Visual Feedback Deprivation Training for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動作產生需仰賴本體感覺系統(proprioceptive system)、視覺系統(visual system)、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不斷地給予修正及回饋,做出適當的調整;前十字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受傷的病患,由於本體感覺受器(proprioception receptors)受損,動作執行轉為依賴視覺回饋做代償,一旦剝奪視覺回饋,在姿勢及動作控制上,容易出現困難。前十字韌帶術後的傳統復健計畫,著重神經肌肉訓練(neuromuscular training),儘管許多文獻證實其效益,但這樣的復健計畫,並未考慮病患受傷後,過於依賴視覺回饋的動作模式。因此,在治療介入當中減少視覺回饋,矯正依賴視覺回饋的代償機制,有利於病患後續的功能恢復、有效降低再次受傷的機會。方法:本案例為一位35歲男性,右膝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接受了取膕旁肌(hamstring)肌腱來做的重建手術,術後第四週開始物理治療介入。初步評估顯示個案右膝關節活動度受限、右側下肢肌力不足;分析步態,於站立期(stance phase)的中期無膝伸直(terminal extension)、末期無推進(push-off)動作;於擺盪期(swing phase)為環形步態(circumduction gait)。根據前述觀點及個案主要問題,擬定出為期三週的治療計畫。治療計畫包含:關節被動牽拉、髕骨鬆動術、肌力訓練、利用治療球做膝關節穩定度訓練,並於治療過程中增加動作困難度,例如搭配上肢活動、閉眼睛、記憶遊戲及倒退走跨越障礙物,分散個案在右膝動作控制上的視覺輸入。本篇研究使用星狀延展平衡測試(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SEBT)、睜眼及閉眼單腳站立、下肢最大肌力測 試及運動本體感覺測試(movement sense)作為介入成效評估工具。結果:個案於介入第二週步態達到正常,能無困難的執行倒退走跨越障礙物這項計畫。星狀延展平衡測試結果,右腳從0 cm進步至55 ± 2.5 cm,達左腳測量值84%;單腳站立測試中,右腳在睜眼及閉眼秒數,前測結果分別為19秒及10秒,後測結果皆大於30秒;下肢最大肌力測得右腳肌力由左腳肌力的68%進步至87.5%;右膝運動本體感覺前測及後測,分別與左膝差10度和5度。結論:本篇研究所擬定出的三週治療計畫,對個案於肌力、離心控制、膝關節穩定度及運動本體感覺皆有正向效果。臨床意義:對於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的病患,傳統復健計畫著重於患者的肌力恢復,忽略了本體感覺及受傷後動作執行模式的改變,為了有效減低後續再受傷的可能性,使病患恢復較好的生活功能,視覺遮蔽應納入復健計畫當中。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