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93.45
  • 期刊

【論文摘要】頸部淋巴廓清術後物理治療介入之效果:文獻回顧

【論文摘要】Effects of Post Neck Dissection Physiotherapy: A Literature Review

摘要


背景與目的:頸部淋巴廓清術(neck dissection)是治療頭頸癌(如口腔癌、咽喉癌、喉癌、甲狀腺癌等)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的重要手術方法。頸部淋巴分為7個區域,進行淋巴結廓清時有可能傷害到脊髓副神經(spinal accessory nerve)而造成暫時或永久的神經麻痺,進而導致肩關節失能(accessory nerve shoulder dysfunction,ANSD)。物理治療介入被建議作為此族群的治療選擇。然而目前對於此類患者運動介入所產生的成效並不明確,也沒有治療準則可依循。因此本篇研究藉由文獻回顧,探討物理治療運動介入對ANSD的效果。方法:本篇研究使用PubMed資料庫,以頸部淋巴廓清術、肩膀(shoulder)、復健(rehabilitation),作關鍵字搜尋,設定搜尋文獻類型為臨床實驗及以英文發表,搜尋至2018年6月所發表的文章。結果:共9篇文章,經由摘要檢視後刪除4篇,保留5篇。其中3篇文獻共招募163位受測者,主要探討術後預防性早期介入(術後2天到8週內開始介入),對肩關節疼痛、關節角度、功能恢復、生活品質的效果,最長進行12個月的追蹤。結果發現,手術1年後,物理治療介入組與衛教單組在生活品質與肩關節功能上皆有顯著進步,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另外2篇文獻共72位受測者,主要徵召術後慢性ANSD患者(術後2到180個月)給予漸進式阻力訓練與傳統物理治療相比,在疼痛、功能與肌力部分皆有顯著優於傳統物理治療介入。結論:術後預防性物理治療12週早期介入,其對肩關節功能與生活品質的改善並不顯著優於對照組。術前提供衛教單張或術後進行衛教並說明也有同樣的效益。但以術後慢性期發生ANSD的病人而言,物理治療介入是有效的,以漸進式阻力訓練的效果對疼痛改善與肌力增進的效果更加顯著。由於此類病人多有其他合併的癌症治療,配合度不高等等問題,目前缺乏長期的追蹤查看預防性或早期的物理治療是否會降低併發肩關節問題的機率及預後。臨床意義:由於目前手術技術的進步與神經探測器的使用,已經大幅降低手術造成神經永久損傷的機率。術後3個月屬於神經修復的階段,可以在術前或出院前給予病人清楚有圖示的衛教單張,協助病人出院後能順利執行預防關節沾黏的物理治療運動。術後3個月後若發生ANSD疼痛的症狀,接受物理治療對於肌力、功能、肩關節角度與生活品質都會得到顯著改善。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