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64.226
  • 期刊

【論文摘要】多感官訓練對於亞急性後循環中風病人功能恢復之成效: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Effects of Multisensorial Training o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 With Sub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後循環由脊動脈、基底動脈和後大腦動脈組成,其支配延腦、橋腦、中腦、小腦、視丘、海馬迴、顳葉及枕葉的血液供應。後循環缺血所引起的中風發生率占所有缺血性中風中約20%,臨床表徵與前循環不同。因此本個案研究目的是探討多感官訓練(multisensorial training)對於亞急性後循環中風患者平衡及功能恢復之療效。方法:個案為74歲男性,診斷為後循環中風5個月病人,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雙側小腦、橋腦、視丘及右側枕葉缺血。發病前可獨立執行日常生活功能及社區行走。個案居住環境為1至4樓無電梯,主要照顧者為太太及外傭。個案主訴頭暈、右腳無力、走路不穩和上下樓梯受限。個案期望為增進走路穩定性。理學檢查結果發現,徒手肌力測試兩側上下肢近端為3+分、遠端4分、腹肌3分。肌肉張力及感覺正常。共濟失調等級評價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SARA)為9分。柏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為37分。3 m計時起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TUG)為27 sec。功能性活動中站立、轉位、拿單拐行走及上下樓梯需接觸性保護。行走時身體向右傾斜,擺動期右髖、膝關節屈曲及踝關節背屈不足、步寬大(wide base),10 m計時行走測試(10-m walking test,10MWT)為0.65 m/s。耐力為行走5 min。在執行功能活動時個案因頭暈問題,鮮少轉動眼睛及頭部,大多仰賴外在口令引導。物理治療計畫為每次60 min、1週2次,為期3週共6次療程。治療計畫包含本體感覺神經誘發技術及法蘭克氏運動,以加強軀幹和肢體協調性、肌力訓練、平衡訓練、雙重任務的行走訓練及上下樓梯。訓練過程依據多感官訓練介入方式,強調視覺、前庭及體感覺等多感官的回饋,以做出適當的動作反應。個案在治療中常因頭暈及耐力差等因素,需間斷性休息。結果:經過3週介入後,SARA由9分進步到7分;BBS由37分進步到46分;TUG由27 sec進步至20 sec。耐力由行走5 min進步至15 min。功能性活動中站立、轉位、拿單拐室內行走由接觸性保護進步至監督執行。室外行走及上下樓梯由接觸性保護進步至靠近保護,10MWT由0.65至0.9 m/s。結論:3週的多感官訓練方式可有效地改善亞急性後循環缺血性中風病人平衡及功能活動表現。臨床意義:本研究可以瞭解多感官訓練方式對於後循環缺血性中風病人,在BBS、TUG及10MWT的改善分別為9分、7 sec及0.25 m/s,均超過最小可測得的改變量(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分別為5分、2.9 sec及0.15 m/s。顯示多感官訓練方式在臨床應用上,為一個有效可行的訓練方式。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