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11.58.249
  • 期刊

【論文摘要】非椎動脈剝離好發年紀的醫療處置及物理治療介入

【論文摘要】Medical and Physical Therapy Intervention on Less Common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 Case in Elderly People

摘要


背景與目的:椎動脈內膜剝離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1~1.5人,且自發性大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或來自於整脊不當或頭部過度後仰,使椎動脈受到傷害所造成。不過近年也認為可能跟患者本身血管壓力高、血管壁結構較弱等有關。臺北榮民總醫院團隊近年針對病患統計發現,有將近八成的患者是屬於自發性椎動脈內膜剝離。而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指出,有研究統計椎動脈內膜剝離患者中,高達一半有高血壓。本篇討論的重點,將放在椎動脈剝離十分罕見且好發族群多為年輕人,且臨床上常見為自發性,首發症狀以頭部劇烈疼痛來表現,然而本篇個案為自發性椎動脈內膜剝離的老年人,首發症狀為頭暈而非頭痛,討論其症狀表現及預後差異。方法:個案為1名70歲的男性,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規律服藥追蹤。根據病人的陳述,病人於2018年5月7日發生了旋轉感的急性眩暈,伴有噁心、嘔吐和行走困難。陸續於三軍總醫院急診與臺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就診,並住院接受檢查與治療,診斷為acute infarction in left inferior vermis and left lateral medulla,並且疑似左側椎動脈剝離。病人直到2018年5月21日夜間出現嚴重的噁心和嘔吐,懷疑左側椎動脈剝離,於2018年5月22日轉入加護病房,出現持續性噁心、嘔吐及左側horner syndrome。經治療後於2018年5月31日轉移到普通病房,並於2018年6月6日開始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個案於2018年7月20日入院作復健治療。物理治療評估結果發現個案左側肢體較無力,合併眼球震顫,左側肢體感覺測試異常,包含輕觸及痛覺、關節位置的本體感覺、上下肢協調能力。結果:個案因感覺輸入異常導致站姿平衡不佳、功能性表現不良導致異常步態。物理治療介入為站姿之下重心轉移、上下樓梯、丟接球訓練,以及窄平面站姿訓練。結論:經一系列神經理學檢查,以及病史詢問,發現個案並沒有椎動脈剝離會出現的首要症狀-頭部劇烈疼痛,個案主訴症狀與小腦缺血及外側髓質受損相關,例如:旋轉式暈眩、辨距不良、步態異常、本體感覺及溫覺異常。推測和損傷區域有關,當椎動脈支配的部位-小腦及延髓缺乏血液供應時,會出現暈眩或wallenberg syndrome。然而透過藥物治療,包含heresser擴張血管增加冠狀血流量、concor降低心肌需氧量,以及積極的物理治療介入,病人預後良好,能夠獨立行走、較窄的步寬,以及自行上下樓梯的能力。臨床意義:該名個案透過及早治療、適當的藥物,以及物理治療訓練,此類個案預後有達到獨立行走及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