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89
  • 期刊

【論文摘要】小腿肌肉緊繃於步態期間對膝關節力矩之影響

【論文摘要】Effect of Calf Muscle Tightness on Knee Joint Moment During the Gait Cycle

摘要


背景與目的:行走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功能之一,必須由多關節相互配合。但因為長久下來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肌肉的結構變化而影響步態。學者提出,小腿後肌群緊繃會造成膝關節位於較屈曲的角度,使其處在不穩定的狀況。膝關節為了達到穩定,股四頭肌會加強收縮力道將其伸直,此時膝關節伸直力矩上升,進而導致膝關節發炎的風險上升。另外,過去的研究之中,也發現膝關節退化的患者在步態站立期有較大的伸直力矩出現。因此本實驗之目的比較在步態站立期時,小腿後肌群緊繃者與健康人的角度與力矩是否有較明顯的差異。方法:參與本研究受測者為24位(12位健康人,12位小腿後肌群緊繃個案),年齡介於20~40歲。小腿後肌群緊繃之個案定義為在仰躺的姿勢下,保持髖、膝關節皆伸直180°使用量角器(goniometry)測量踝關節的背曲角度,若角度小於12°者即符合此研究小腿後肌群緊繃之標準。排案條件為(1)神經系統損傷個案;(2)懷孕者;(3)骨骼結構異常者;(4)有關節炎或其他發炎症狀者;(5)3個月內下肢有受到會影響步態的傷害者。24位受測者使用步態分析系統做實驗,以正常步頻(1 min 100步)的速度做量測。資料的收集包括膝關節伸直關節活動角度、受測者的身高、體重、腳長、腳寬與步態運動資料。於步態分析時,使用15個Helen Hayes的反光球標識器,定義出下肢關節位置,並用Cortex動作分析系統(Motion Analysis Corp., Santa Rosa, CA, USA)連結6臺發光式紅外線高速攝影機,以及2塊地面反作用力量測板(AMTI Corp., Watertown, MA, USA)來捕捉受測者的步態運動資料。最後,使用Ortho Trak 5.0.2(Motion Analysis Corp.)軟體進行數位化分析。結果:研究結果發現小腿後肌群緊繃者在站立期間,膝關節最大屈曲角度與健康人最大屈曲角度有明顯差異(32.20 ± 5.69° vs. 24.68 ± 5.65°, p < 0.01)。在力矩方面,緊繃者伸直力矩與健康人也有明顯差異(0.36 ± 0.13 Nm vs. 0.06 ± 0.04 Nm, p < 0.01)。結論:小腿後肌群是下肢重要的多關節肌肉,主要負責膝關節屈曲及踝關節蹠屈。肌肉長度的減少可能會造成步態型態的改變,當小腿後肌群緊繃,增加膝關節屈曲角度,可能會導致膝關節伸直力矩上升,進而使關節腔內的壓力增加,使膝關節炎發生的風險提高。臨床意義:小腿後肌群緊繃個案可能使膝關節炎發生的風險提高,未來將藉由牽張或深層橫向摩擦按摩放鬆小腿後肌群,觀察是否能增加膝關節伸直角度,以及是否能減少膝伸直肌的力矩,做為減少膝關節炎發生機率的臨床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