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0.166
  • 學位論文

日常生活壓力、家庭支持及因應方式與青少年憂鬱情緒之關係: 從學生七至九年級之變化趨勢探討

The Association of Daily Stress, Family Support and Coping Style with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 A Longitudinal Study Follow from grade 7 to 9

指導教授 : 李蘭

摘要


研究目的:瞭解青少年七至九年級之日常生活壓力、家庭支持與憂鬱情緒之變化趨勢,並探討日常生活壓力、家庭支持及因應方式與憂鬱情緒之長期關係。研究對象與方法:以「兒童與青少年之長期發展研究」中(簡稱CABLE計畫),於2004至2006年就讀七至九年級之1,646名國中學生為研究樣本,並利用計畫之部份資料進行次級分析。運用LISREL 8.5統計軟體進行潛在成長曲線模式分析,以七年級之初始情況(截距)與七至九年級之改變速率(斜率)描繪研究樣本之憂鬱情緒、日常生活壓力及家庭支持之線性變化趨勢,及瞭解影響憂鬱情緒初始情況與改變速率之重要因素。研究結果:青少年七至九年級之日常生活壓力及憂鬱情緒皆逐年上升,而家庭支持則呈現下降的趨勢,每個人對憂鬱情緒、日常生活壓力及家庭支持之感受亦因有所不同。整體而言,青少年於七年級之日常生活壓力愈大、家庭支持愈少,則七年級有較高的憂鬱程度;日常生活壓力上升速率愈快、七年級家庭支持愈多、家庭支持下降速率愈快,則憂鬱程度上升速率愈快;此外,不同的因應方式對憂鬱情緒初始情況及改變速率的影響也有所差異。其他影響七年級憂鬱情緒之因素包括:性別、居住地區及父親教育程度;而與憂鬱情緒改變速率有關之因素則為性別及父親教育程度。結論與建議:控制背景因素後,日常生活壓力、家庭支持及因應方式對憂鬱情緒之初始情況及改變速率有一定之影響,建議家長及師長應關注學生之心理健康、教導學生重複對壓力源進行評估、多與學生互動並給予支持、並鼓勵學生多以問題取向之因應方式面對壓力,以緩和憂鬱程度之上升速率。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吳齊殷、李文傑(2003)。青少年憂鬱症狀與偏差行為併發之關係機制。台灣社會學,6,119-175。
張高賓(2006)。兒童青少年憂鬱疾患內涵之介紹。輔導季刊,42(4),45-46。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67-95。
江宜珍、吳肖琪、李蘭(2005)。台灣北部國小四年級學童曾經發生自殺意念之相關因素研究。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4(6),471-482。
吳麗娟、陳淑芬(2006)。國中生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2),85-104。

被引用紀錄


詹慧君(2016)。國中生家庭支持、休閒參與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600204
謝佳豫(2014)。高中生生活壓力的因應策略、生氣表達 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研究- 以桃園縣私立高中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0510
黃郁清(2014)。早期社經地位、出生體重與青少年憂鬱軌跡〔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10647
周俐利(2012)。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之改變對青少年憂鬱與偏差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5411
徐美雯(2013)。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2908201310484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