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19.66
  • 學位論文

論強制罪 ─以抗爭行為為中心─

The Research of Coercion: Focusing on Demonstrations

指導教授 : 王皇玉

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公民意識的逐漸抬頭,政府施政、法令規章或者大型建設的興建,均使社會抗爭運動風起雲湧的出現,抗爭涉及的議題遍及人權保障、反對大型建設的施工、土地開發正義、勞工權益爭取等的社會紛爭,這些訴求促使人民走上街頭,運用一定的抗爭手段希望能獲得政府或是公眾的支持,並且傳達著溝通某些特定議題的意願,反映出人民抵抗和異議的聲音。然而,這些看似法治國家下公民行使其集會自由權或者表意自由權的手段,卻常受到國家公權力的介入和制止,甚至這些行為也不乏因為對社會上其他人造成不便利,最終被法院判處強制罪刑罰的案例。 然而,究竟這樣的抗爭行為是否已達刑罰發動的程度,而應以強制罪懲處?抗爭行為在刑法強制罪的評價上有無與一般私人糾紛不同之處?此即為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從德國法的介紹和參考開始,透過比較法上的爭議概覽,以及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對靜坐抗爭行為與強制罪有關聯的數則憲法判決為開端,接著分析我國強制罪條文及整理我國學說就強制罪各個要件的爭論,並輔以實務判決的觀察,藉此瞭解目前我國強制罪討論的現狀。 強制罪應如何檢驗公民抗爭的行為是本文的探討中心,從強制罪的核心價值─自由與自由抗衡的釐清,本文逐一檢驗保護法益、構成要件的手段、結果,並討論強制罪中違法性利益權衡的判斷模式,最後透過回顧我國實務上近年重要的苑裡反風車、彰化台電施工案件的強制罪判決,期望能透過理論的探討及實務見解的爬梳,為我國抗爭行為與強制罪關聯的刑事責任尋求合理的評價模式。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Coercion Demonstrations sit-down blockade

參考文獻


陳龍騰、林正順(2011),〈審議民主與集會遊行權〉,《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8期,頁243-258。
陳志龍(1991),〈開放性構成要件理論-探討構成要件與違法性之關係-〉,《台大法學論叢》,第21卷第1期,頁141-169。
林子儀(1998),〈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8卷第1期,頁227-275。
柯耀程(2000),〈強盜與恐嚇取財之區分─評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二九五一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頁176-182。
許恒達(2014),〈抗爭、靜坐與強制罪--評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二年度上易字第八一一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7期,頁88-112。

被引用紀錄


吳嘉瑜(2016)。過當驅離集會—以歐洲人權法及德國法為借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30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