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32.116
  • 學位論文

保存運動與都市再發展—以紀州庵個案為例

The movement of preservation and re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rea--A Case Study of Gee-House

指導教授 : 劉可強

摘要


研究者由2002年至2005年間,參與「紀州庵」保存運動的行動經驗出發,透過對於運動歷程的重新分析與反省,理解在市民參與、文化保存漸受重視的今日社會脈絡下,都市保存運動之於城市發展的多重意義,以及其作為都市空間生產過程之本質。 拆解保存運動過程中社會角色互動與空間意義詮釋及認同建構,類比為空間生產過程中主體與虛體所相對應的鏡象關係,透過運動經驗中的個別議題切片,聯繫、認識兩者間的互動關係。分別是,保存運動與原都市計畫執行間的爭議,所產生的權力交鋒;空間特質與意義彰顯,所延伸的使用價值想像;以及各別認同形成集體行動,推動社會變遷與空間意義新生間交互作用之可能。 研究中試圖理解的是,真實社會空間生產過程中,無法分割與化約的多重面向;並經由三個層次的研究結論,回應事件的行動參與經驗。 在本質上,保存運動彰顯都市空間中歷史意義共時呈現之特質,在社會關係與象徵詮釋的互動中,不斷轉化出意義的新生,並指向了未來多重歷史片斷再現的真實「異質空間」之建構。 在廣泛的時代脈絡下,市民參與的都市保存融合文化生活想像,觸動了更多重社會價值的交互作用,在實踐的現實困境中,卻隱含了對於社會結構性轉化的契機。 喚醒歷史意義的再都市發展計畫中,價值差異之融合與對抗,形成循環與回饋的公共空間論述平台,召喚常民生活價值、重構時空意義,深化了都市再發展之意義。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王文興(1978)《家變》。洪範出版社。
邢幼田(1990)《進步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一期。
夏鑄九(1998)〈台灣的古蹟保存:一個批判性的回顧〉。《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劉欣蓉(1997)《參與式設計與都市政治中的專業者—以淡水與芝山經驗為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梧(1995)〈動員記憶 創造城市—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題綱〉。《律師通訊 189期》。

被引用紀錄


林家豪(2015)。臺中文學館文化治理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5.00080
陳書吟(2006)。榻榻米上的生活故事-日式房舍居住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2428
陳建仲(2006)。圖繪台灣古蹟保存史─一九九○年代以後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之狀況〔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04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