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46.223
  • 學位論文

看學名藥廠與專利藥廠競爭優勢-以台灣外商製藥廠為例

A case study of the competetive advantage for transational genetic drug manufecturer and branded drug manufacturer- A case study of Taiwan-based MNC

指導教授 : 洪世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台灣多數的藥廠是以學名藥廠起家,擁有自己獨家專利產品甚少,尤其是台灣市場小競爭卻非常激烈,雖然學名藥銷售量在台灣的市佔據超過六成,但是以銷售額來看市值卻僅有兩成左右。原廠專利藥的銷售量雖然較學名藥低,但是銷售額卻遠超過學名藥。加上政府實施全民健保,以健保價壓縮獲利空間,學名藥廠若是以台灣的市場為主軸,則無法持續的成長與獲利。近幾年一位台裔美國人在美國與合夥人建立了學名藥廠。並看好台灣人才水準與製藥的經驗與能力於台灣設置子公司學名藥廠(以下稱M公司台灣子公司),以外銷美國為主要市場,由於美國市場廣大,又持續投資台灣建置第二廠。此時學名藥的發展,隨著專利藥證照到期的件數不斷增加與市場的預期的成長,令人期待。另外台灣也有一家成立多年的美商專利藥製造廠,目前為P公司台灣唯一的製造工廠(以下稱P公司台灣廠)。兩家藥廠同為製藥產業,在兩者公司背景、產業別與工作內容同質性很高的狀況下,筆者身為製藥廠的員工,以一個員工的角度,想藉此論文,針對在台灣像M藥廠這樣一個以出口外銷為主的學名藥廠與在台灣以專利藥為主具有多產品類別的製造廠進行五力分析與價值鏈分析的競爭優勢比較,以做為職涯轉換中主要因素之一「公司前景與發展性」的評估,探討對製造藥廠員工工作選擇的影響?也讓與製藥相關科系的學子、考慮轉換工作與正在評估進入製藥的產業的人們參考。

參考文獻


蘇怡文,2013,「全球價值鏈發展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台北:經濟前瞻雙月
Porter, M. 1979. 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79.
Michael E. Porter 1990.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MA: The Free Press
中文文獻參考:
胡述兆,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 漢美圖書

被引用紀錄


黃峙銘(2015)。跨國製藥藥廠在台灣之成長競爭策略研究, 以A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5.0043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