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22.116.199
  • 學位論文

北宋天人感應政治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 : 廖隆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是以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為討論焦點,關注此一思想在北宋時的發展、變化情形,與當時代的思想氛微。因為董仲舒建立此一思想體系,不論在動機或使用上,皆具有濃厚的政治性,故本文的研究主要從政治的角度著手,並不包括所有天人關係的哲理性討論。   董仲舒建立的天人感應思想,最基本的概念,即認為自然災異的發生,起因君主施政不當,上天依此示警。在此思想影響下,漢人經常將某一人事與某一災異作連結。而這套思想內涵在董仲舒之後,經許多漢儒的詮釋,並與讖緯相結合,使內涵更加擴充。這套思想至魏晉時仍繼續流行,但只限於政治領域,學術領域則以玄學為主。至唐代,開始出現大規模批評天人感應思想的言論,但當時少有直指天人感應思想的理論核心進行攻擊。   北宋建國初期,基於國家政權合法性的需求,天命思想被大量運用。因此可見大臣以「天災為時數」的言論回應君主;亦可見天書事件中充斥祥瑞和天命思想。但相對地,也有不斷持批評天書事件的朝臣。在學術上,也有儒者對作為天人感應思想依據的《尚書.洪範》進行反五行災異的理論改造工作。 北宋中晚期的天人感應思想在質與量上都有重大突破。當中雖有持傳統天人感應思想者,但他們更側重兩點:一為自省修德;一為行事應發自內心與至誠。另持天人不相關者也大量出現。此外,亦有言論矛盾者,這可能是基於政治的考量。且對北宋這些大臣而言,不論接受天人是否直接相關,上天譴告的意義都比不上對人世事務的處理。而且,天人不相關的政治思想已成為當時的論述方式,這在唐以前的政治論述中是不存在的。

參考文獻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卷1期,台北:新史學雜誌社,頁1-49。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出版社,2003.6初版。
陳學霖,〈大宋「國號」與「德運」論辯述義〉,《宋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1,頁1-23。
田浩著,江宜芳譯,〈80年代中葉以來美國的宋代思想史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卷4期,臺北:中央?究院中國文哲?究所,1993.12,頁63-70。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 卷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9初版六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