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9.7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清代時的鹿港,而研究的地理範圍以鹿港鎮為主,包括昔日的鹿港(大)街及周遭的鄉村地區。由於清代鹿港經濟的開發發展,促成鹿港文化的興盛,尤其是清朝中後期,鹿港的中舉人物增加,在台灣地區除台南地區之外,算是個中翹楚,也因為士紳階級的逐漸重要,形成社會領導階級由豪強之士轉為士紳階級,由移墾社會轉型為文治社會。 本文第二章探討清初鹿港地區的情形,由地理環境來探究鹿港為何可以發展成為清代早期的三大港口之一,有哪些優越的地理環境,並由水文環境的切入來說明鹿港因河運的興起,也因河道溪沙的淤積而漸趨沒落的,現在已成為廢港,再者探討鹿港地區最早的原住民──平埔族,透過文獻了解平埔族馬芝遴社的地理範圍,可知清朝時期鹿港地區漢人開發的範圍, 並且透過現存的馬芝遴社的契約古文書,來認識漢人與平埔族的土地關係。第三章探討鹿港的開發,一地的開發的良寙對文教發展有絕對性的關係,鹿港可以成為文風鼎盛的文化小鎮,其開發鼎盛是一個重要的環境背景,由土地拓墾與商業發展二部份來探討,第四章探討清代鹿港地區的文教發展,從教育設施和社會教育著手,教育設施如書院、民學、社學等介紹,而其中文開書院影響力最大,故敘述的最多,篇幅也最多。而研究社會教育從廟宇的社教功能下手來介紹,讓人知道對目不識丁的普羅大眾,廟宇的教化作用的重要性。第五章探討清代鹿港士紳的形成,由科甲功名成果,如進士、舉人、生員等人數的多寡來顯示鹿港文風的鼎盛,另一方面藉由士紳參與地方事務情形,來反映清代鹿港士紳的重要性和鹿港的社會結構由早期的移墾社會轉型為文治社會。第六章舉例清代鹿港有名的文人及成就,由教育、藝術、文學三方面來探討,也藉舉例若干的文人成就,使人瞭解鹿港人才濟濟,也讓人瞭解此些重要人物對清代以及日治甚至於對於現在的影響力。

關鍵字

鹿港 馬芝遴 文開書院 鄭鴻猷 陳維樞 洪棄生

參考文獻


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1991《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1957《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