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7.10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960年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取得政權,建立宋朝。當時宋朝的北方有遼國;依遼為援的北漢;西邊為吐藩、黨項、回鶻所割據;南方則尚有後蜀、南漢、南唐、南平與吳越等割據政權。 宋朝採取「先南後北」、「先弱後強」的策略完成統一。宋太宗2次伐遼,完全失敗,此後朝廷漸漸由主戰轉為主和。 1004年 宋遼訂定澶淵之盟,從此兩國和好達一百二十年之久。 宋朝建立,夏州政權首領彝殷獻馬,宋太宗時繼捧親朝中國並獻地;族弟繼遷不服,聯遼抗宋。宋朝授官吐蕃潘羅支並進討西夏,繼遷大敗,中流矢卒。 德明嗣位後,對宋遼兩面稱藩,然而聯遼抗宋是德明的既定政策,故時常侵擾宋朝邊境;與遼國則為太子元昊請婚,藉著婚姻關係加強彼此的政治聯繫。 德明卒,元昊繼立後,積極地展現其雄心;1038年稱帝建國。宋與西夏之爆發3次衝突(三川口之役、好水川之役、定川之役),宋軍皆敗。由於宋遼之間的增幣交涉,遼自宋得到經濟利益,並且同意約制西夏。宋夏訂立慶曆和議後;遼興宗率兵親征西夏,遼軍大敗。宋的以夷制夷策略成功,元昊的聯遼抗宋政策是失敗的。元昊卒,諒祚繼立,母族沒藏氏總攬朝政,夏軍幾度為遼軍所敗。諒祚親政,以宋夏劃分屈野界不公而一再地對侵擾宋朝。1067年宋英宗去世,神宗繼立,宋對西夏政策由防禦轉為進攻。宋夏爆發6次重大衝突(閙訛堡之役、環慶之役、囉兀之役、靈武之役、永樂之役、蘭州之役),期間遼國對宋朝的政治動向非常關注,宋對遼夏聯盟極度擔心;宋夏最終議而未和。1085年宋神宗崩,宋哲宗繼位,高太皇太后臨朝,舊黨執政,安撫夏人。哲宗親政,主張進擊以挫其鋒;夏則以中國屢次侵伐,遣使求援於遼,遼國遣使如宋,為夏人議和。1101年宋徽宗即位,蔡京掌政,主開邊。西夏受到宋朝攻擊,一再向遼求援,並向遼請婚。宋朝的制夏行動一再地受到遼國的干預而被迫停止。1115年金國建立,屢敗遼軍。宋朝趁機連金滅遼,遼國亡,遼夏關係結束;宋金衝突旋起。1127年靖康之難北宋亡;1129年金軍於富平之役大敗南宋軍隊,金軍占領陜西,至此宋夏為金所隔,宋夏和戰關係結束。

關鍵字

繼遷 德明 元昊 諒祚 秉常 乾順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宋)王偁著,《西夏事略》,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1 年。
◎(元)脫脫等著、陸費逵總勘,《宋史》、《遼史》、《金史》,臺灣中華書局重校訂,1965 年。
◎(明)陳邦瞻著,《宋史紀事本末》,臺北市:三民書局 民45 年。
◎(清)李有棠著,《遼史紀事本末》、《金史紀事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華書店上海發行,1994 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