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09.249
  • 學位論文

作物與族群─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差異

none

指導教授 : 林聖欽

摘要


歷經日治時期集團移住政策及戰後政府的輔導遷移,搬遷至淺山或平地定居的東排灣族部落與外部社會有了更緊密的接觸,生產方式也由傳統自給自足改變為受市場經濟影響的生活型態。然而,同樣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漢人較多的太麻里鄉以釋迦、荖葉等長期作物為主要農作,以東排灣族為主的金峰鄉卻大多種植經濟價值較低的短期作物,為何會有如此的現象呢?除了自然環境之外,還有什麼因素影響著這裡的作物空間分布? 本研究以文獻整理、農糧鏈調查、深度訪談為主要方法,描繪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背景、農業產銷運作以及作物與族群文化的關係,試圖對上述的問題提出解答。 研究結果有以下三點: 一、不同族群選擇不同的作物種植,形成本區的作物空間分布,其中漢人與阿美族偏向栽培長期的果樹類作物、東排灣族偏向短期作物輪作,東部海岸群的排灣族則介於兩者之間,但較傾向於種植釋迦。 二、農民種植作物的選擇,同時隱含著經濟考量及本身的文化特質,反映出族群整體的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從東排灣族所種植的小米、紅藜、洛神花當中,可以看見農作文化知識與資本主義對話、辯證的過程。 三、農業的生產活動除了受到自然環境、政策、市場的影響之外,「族群文化」也應被視為農糧鏈的外部因素之一加以考量。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太麻里鄉志》。臺東縣:太麻里鄉公所。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2017)。《臺灣蕃人事情》(藤井志津枝譯註)。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103年臺灣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對話: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Maljaljenguanguaq傳統儀式專輯》。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閱讀


  • 劉惠珍(2005)。花蓮縣赤柯山與六十石山金針產地轉型休閒農業區之研究。載於景文科技大學旅運管理系(主編),臺灣地方鄉鎮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8-239)。景文科技大學旅運管理系。https://doi.org/10.29938/TWTOURISM.200505.0218
  • (2002)。發展山地觀光農業、繁榮山地作物經濟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7-26。https://doi.org/10.29563/ZHWHGX.200212.0011
  • 金惠雯(2018)。另類農業體系與團結經濟:以「部落e購」為例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85-10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31108002-201809-201810010013-201810010013-85-105
  • Chen, C. W. (2015). None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80504
  • BUNRONG, K. (2015). None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