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79.60
  • 期刊
  • OpenAccess

參與式策展的人類學實踐:「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特展的謀合與試煉

Anthropological Practice of Participatory Curating: Friction and Trial of the Collaborative Exhibition "Kamaro'an i 'Atolan -Land Stories and Life Narratives of 'Atolan Amis"

摘要


本文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都蘭部落於2016年進行的合作聯展「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在策展、展品的構成以及邀請部落參展人提出代表性物件或照片,來講述對於都蘭部落土地與家園的故事。文中分析特展籌備階段,如何進行讓合作式展覽成為當代部落集體共同行動的協議過程,以及特展中如何運用人類學者Janet Hoskins(1998)所提出的自傳式物件(biographical object)概念,作為展物的設計與敘事構成,接著探討前述概念如何結合展示文化概念,成為一個具備社會文化脈絡的展覽架構設計。此次策展過程中所經歷的轉折與嘗試,猶如Tsing(2005)所提出的謀合(friction)概念,也提供我們在進行合作人類學和參與式工作方法實踐時的反思。

參考文獻


盧梅芬(2015)。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3),5-35。
林頌恩(2012)。召喚、穿透、協商、共生─從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的發展探討文物館與部落的結合。博物館學季刊。26(4),41-64。
胡家瑜(2007)。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形變化。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6,94-124。
蔡政良(2013)。從認同到實踐的困境:當代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中的社會秩序與公共事務運作。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3),71-117。
羅素玫(2015)。環境與發展的文化政治:台灣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抗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239-25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