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32.88.17
  • 學位論文

「以為」的歷史演變

Historical Change of Yiwei

指導教授 : 連金發

摘要


現代漢語詞彙化的「以為」可表(一)『誤認為』,帶有[說話者評價]特徵,表達說話者評價認知者的認知內容與說話者的信念不符。(二)『認為』,帶有[說話者報導]屬性,表達說話者報導認知者的認知內容,並不加入個人主觀的評價。「以為」可能民國以後才多表評價義。其來源可追溯至上古漢語的「以(…)為」。其整體發展可能歷經二次語義和句式分工的過程,先由鄰式發展成分離式,「甲以為乙[NP]」>「丁以甲為乙[NP/VP]」,其後表意動義「以為」詞彙化,後可接句賓,有「丁以為丙[S]」式。本文從實際語語料中觀察上古漢語至今緊鄰式、與分離式「以(…)為」的使用與分佈,探究各階段發展的成因,從分離式「以甲為乙」、「以為」的詞彙化,以及「以為」的評價義發展等三方面來探討。 上古漢語「以(…)為」可表意動義和使成義,以及介於其間表『把甲當作乙』,即『用對待乙的行為與態度對待甲』之意。在使用分佈上,上古漢語出土文獻與至《春秋左傳》的傳世文獻,均顯示緊鄰式「以為」的使用頻率高於分離式「以…為…」。分離式出現的時間可能較晚。分離式「以甲為乙」的發展和上古漢語賓語不前置的整體發展有關。 從語義組合性和論元範疇的選擇來判別,上古漢語表意動義的「以(…)為」極可能是一個特殊構式,「以」、「為」單用表意動的用例遠少於合用的用例,且合用時「為」後的賓語類型和單用時不同。表意動義「以為」自《左傳》已有詞彙化的傾向,可後接無外顯主語的動賓結構。在《國語》中已開始詞彙化,能後接句賓。《墨子》以及其後的文獻中,後接句賓的用例增多,可見語言漸變的過程。其成因,可能是由詞組結構「以(…)為」的意動義擴展至其組成成分「以」與「為」的詞彙語義,從而使其原本「以」接引認知對象與「為」接引認知內容的的分工模式,進展成共同後接認知對象與認知內容的同工模式。甲成分可能因此後移至「為」之後緊鄰的位置,與乙成分結合成句賓。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乙成分本身結構的擴展。單音節動詞如「認」與評價義「當」的賓語類型,也有由名賓、動賓到句賓的發展趨勢。其後接句賓的發展,不是來自句構中其它成分的位移,因此賓語成分的內部結構,也可能發生自主擴展的變化。可能當「為」後的賓語成分發展成能容納外顯主語的句子結構時,甲成分即可有二選擇,除仍可出現在「以」之後,亦可選擇出現在「為」之後。 現今口語中,約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以為」表評價義。意動義「以為」評價義的發展,可能與其近義詞「認為」、「認作」、「認做」、「認成」等有關。發展過程中,可見「認(…)為」與「以(…)為」有競爭性的互動關係。「認為」可能在競爭過程中獲得體現說話者報導義的優先權,而使「以為」逐漸喪失表達說話者報導義的功能。「認作」、「認做」、「認成」的評價義衰微,可能提供了「以為」的評價義發展的契機。

關鍵字

以為 詞彙化 評價 報導 意動 使成 當作

參考文獻


Lien, Chinfa (連金發). 2003. “Coding causatives and putatives in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1-28.
劉毓慶2000a《詩經圖注(國風)》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毓慶2000b《詩經圖注(雅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方有國2002《上古漢語語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Heine, Bernd and Reh, Mechthild. 1984. Grammaticalization and reanalysis in African languages. Hamburg: Helmut Buske Verlag.

被引用紀錄


詹怡珍(2014)。論漢語「被」字被動句--歷史發展與語意限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2fNTHU.2014.00473
巫雪如(2012)。先秦情態動詞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2.01492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