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41.202
  • 學位論文

編織真實的敘事操演-以1990年代三部長篇小說為例

The Narrative Mode of Constructing Truth

指導教授 : 劉正忠

摘要


摘要 本論文以1990年代台灣三部長篇小說: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張大春《沒人寫信給上校》、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為研究重點。本論文研究目的是在觀察台灣1990年代涉及真實議題長篇小說的敘事方式。 第一章為緒論,以觀察台灣1990年代小說創作類型的多元發展作為起點,思考當政治權力限制瓦解、以及後現代去中心思維的引入,小說如何思索真實的思辨為問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後現代主義與後設小說形式分別作為思維與形式的理論依據。研究文獻回顧方面,則以分別疏理台灣1990年代小說創作研究、主題研究以及文本研究等角度,分別歸納總結前人研究成果。 第二章主要討論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以此文本探析1990年代小說如何在多個文化群體間藉由多元平面拼貼式的敘事結構以及多元交融的人物形象,文本中所展現的魔幻寫實世界觀等小說敘事形式,展開歷史事件的多元可能。 第三章主要針對張大春的《沒人寫信給上校》分別探究新聞小說此一張大春獨創的小說類型,如何展現出後現代小說遊戲性的敘事型態以及文本中藉由此一敘事形式所展現對於真實的解構。 第四章探析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此一既記錄魯凱族人物阿邦與卡露斯先生兩位人物,同時也兼容創作者舞鶴個人於部落的思想與體悟,混雜田野調查、日記、札記、自傳各種文類特質,難以歸類的小說,思索文本中文體的混雜、敘事聲音的多音複調等後現代小說特質,並從文本中的語言文字觀看出小說的解構傾向。 第五章為結論,將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做簡要的歸納,統整討論前述章節研究,將1990年代涉及真實議題的小說與當代文學史脈絡相互連結

關鍵字

林燿德 張大春 舞鶴 敘事 90年代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Lin Yao-de Chang Da-chun Wu He

參考文獻


10. 張培倫:〈族群平等法、原住民族與兩個雙重平等〉,《思想》,第12期,(台北:聯經出版,2009年6月),頁265-277。
13.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趨向〉,《思想》,第8期,(台北:聯經出版,2008年1月),頁131-140。
4. 江宜樺:〈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思想》,第五期,(台北:聯經出版,2007年4月),頁65-81。
19. 劉乃慈:〈九○年代臺灣小說的再分層〉,《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年10月,頁69-104。
1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