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07.21.176.63
  • 學位論文

電影作為同志運動媒介之策略與侷限:論周美玲的彩虹三部曲

Challenge in Creating LGBT Films as Consciousness-raising Art: On Zero Chou's Rainbow Series

指導教授 : 黃宗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電影作為當代社會重要的大眾娛樂文化商品,其內容不僅是對日常生活各種文化地景的想像與再現,當中更涉及各種意識型態相互競逐與協商。此外,電影所引起大眾迴響與相關效應,亦可能對社會產生實質的影響。伴隨臺灣同志運動日益蓬勃,近年來臺灣電影似乎出現一股同志題材風潮,同志題材電影和在地社會之複雜連結,值得進一步檢視探討。 回顧當前臺灣同志題材電影的相關研究可發現,對於電影文本的討論往往偏重於零星劇情、台詞及特定角色的性向與性別氣質,也就是僅聚焦於影片中的同志議題和性�別政治。此舉忽略了電影作為一影像媒體,故事的呈現鑲嵌於整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且是由鏡頭取景、場面調度、音樂、剪輯等電影組成元素共同構成。是以,解讀與詮釋文本時需要回歸電影整體,並將電影的形式和風格納入分析,才較不至有見樹不見林的傾向。再者,個別電影的產製背景和導演個人的創作特色與意圖,對於電影文本的影響亦為值得注意的探討面向。 鑒於上述研究缺口,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採用電影學者David Bordwell提出的敘述理論與電影詩學分析取徑,以臺灣具代表性之女同志導演周美玲的三部同志題材電影《豔光四射歌舞團》、《刺青》與《漂浪青春》為研究對象,進行電影形式分析,並由影像作為同志運動媒介的切入視角,檢視電影中的同志再現策略與影像政治,理解導演如何取材自在地,有策略地再現同志影像使同志現身於大眾前,以及背後涉及的意識形態協商和結構性因素限制。研究結果與既有之相關研究進行對話與補充,能有助於複雜化對於臺灣同志題材電影的理解。

並列摘要


Exploring contemporary Taiwan cinema, we find a number of LGBT films that echo the rise of LGBT move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quire how narrative films as mainstream mass media could challenge the heteronormative paradigm and promote LGBT movement. The study takes Zero Chow, a Taiwanese lesbian director,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closely three works of her “rainbow series”: Splendid Float (2004), Spider Lilies (2007), and Drifting Flowers (2008). By using David Bordwell’s poetics of cinema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film narrative theory as analytical method, the research examines how Chow employs strategies of cinematic representation to question and/or negotiate with dominant gender ideologies and in so doing changes the ways audiences understand sexual minoriti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rector’s intentions to contribute to Taiwan’s LGBT movement, box office concerns,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when making these well-meaning films.

參考文獻


林純德。2009。「科技、消費與同志政略」專題導論。文化研究月報 94,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Content.asp?Period=94&JC_ID=34 (截取日期:2010.07. 12)。
郭東益。2004。以製片角度談電影產製:從好萊塢製片人與美國商業電影談起。傳播與管理研究 4 (1): 85-112。
劉杏元、黃玉、趙淑員。2009。當性別遇見同志:女同志性取向認同發展相關理論探討。長庚科技學刊 10: 137-54。
紀孟均。2008。霓虹流光下的性別逾越�愉悅——《艷光四射歌舞團》中的跨性別扮裝美學與性別政治言說之探究。議藝份子 10: 139-55。
黃宗儀、李紀舍。2011。「近似家人,實非親故」:移工情感勞動與影像親密性的文化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82: 5-3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