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00.25.40.11
  • 學位論文

社會排除與文化再生──艋舺包容性規劃的浮現

Socail Exclusion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 Bonga Inclusive Planning Rices

指導教授 : 黃麗玲

摘要


當前臺北市以「房地產式的都市更新」和「文化菁英為對象的文創經濟」的雙重都市再生取向,在艋舺帶來不同面向的社會排除。本研究就艋舺的城市風貌及人文現象,提出對艋舺文化再生政策之質疑,並指出其限制與替代取向。 研究者透過參與觀察、組織地方行動等研究方式,發現自2010年以來,艋舺的地方行動者以慈愛包容的人文主義精神作為營造「新」地方的開端,從而抵抗主流社會對艋舺的歧視,並奪回其文化詮釋權;他們亦由對內部弱勢群體的關懷出發,透過組織合作模式創造另類地方經濟,進而開創了包容性規劃之契機。 艋舺半世紀以來經歷了持續性的衰退,包括:兩次傳統產業的變遷、臺北市都市計劃的制度性排除,當地面臨嚴重人口外流、經濟衰退、文化邊緣化等課題,反映為公共建設不足、生活品質惡化,以及其內部住民結構改變以及傳統文化式微等面向,也促成艋舺成為弱勢群體最密集的區域。研究發現,在1990年代晚期,公部門於艋舺的再生策略失效,乃肇因於知識階級對文化詮釋與專業性的壟斷,排擠了當地的弱勢群體與底層經濟網絡,如:公部門與地方草根對於文化設施使用的想像差異等問題,便是以文化之名所建構的社會排除,而作用於艋舺外部爭議與內部權力運作的過程;以及,鄰里取向的社區組織提出文化保存試圖召喚地方認同、抵抗外部歧視,卻反而排除了社區內相對弱勢者。 2010年代開始,艋舺的包容性規劃從人權、經濟、福利出發,行動者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時,也看見其內部社會的困境,即:社會長期忽略弱勢群體,社會福利政策消極,地方又缺乏可持續經濟發展。研究發現,有行動者以文化作為弱勢培力的合作模式,發展出包容性規劃強調的參與精神,使弱勢群體有作為社區行動主體、改善自我生活的能力;也有行動者提供實質居住資源,直接滿足了都市貧困者的生存、社會需求。地方行動扭轉當前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合作模式,這樣的轉向並反映出:公部門跨部會整合困難、缺乏領導性願景,以及無法制訂更細緻的包容性政策等困境。本研究認為,在營造「新」地方行動構成了艋舺成為包容城市契機之際,包容性規劃強調以溝通、合作的參與式精神,將重新定義弱勢群體、提升資源再分配之社會意義。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王泰升(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市,聯經。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p33-43。
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李易駿(2006b)〈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47。
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3:15-32。

被引用紀錄


吳翊威(2017)。臺北都市更新的「再生」轉向? 加蚋仔堀仔頭聚落保存、更新與再生的規劃範型論爭〔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3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