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100.34
  • 學位論文

從認同追尋到策略導向:雲門舞集與台灣社會變遷

From Self-searching to Strategic-orientation: The Cloudgate Dance Theater of Taiwan and the Social Change of Taiwan

指導教授 : 張茂桂
共同指導教授 : 陳東升

摘要


本文主要是由「雲門舞集在當代台灣社會何以成為可能?」這個原始的提問出發,以雲門舞集自成立以來三十五年的發展為觀察對象,企圖探討:一、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舞集」,這個具有指標意義之當代台灣特定文化生產的社會過程;二、此一過程與社會集體文化展演之間的關連性和特殊性。 在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概念與 Norbert Elias之關係形構(figuration)概念的文化社會學理論定位下,本文以時間脈絡為研究鋪陳的縱軸,以結構面、關係面、組織、制度、實作為橫向分析的單元,企圖釐清雲門舞集作為表演藝術場域的行動者,在台灣特定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如何在結構的可能性與限制,甚至是各種形式的權力鬥爭之下,在發展過程中,透過舞碼與其他相關實作,表達出對社會的理解與回應,並對一般社會大眾進行具有教育或領導效果的言說,甚而創造出一種與結構相互形構的集體力量。 研究指出,在1970年代,所謂台灣的「軸心時代」,雲門創辦人林懷民以其因特殊家庭背景與綿密社會網絡所累積的文化與社會資本,透過「雲門」的建立與現代舞特殊的表演形式,在與政治場域不斷的對話與爭辯行動中,參與了當時更廣泛的、與左翼思潮相關連的本土文化造型運動。 1980年代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力勃發,雲門一方面透過「下鄉」行動,持續累積其社會資本。同時,也在林懷民受邀創辦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時,透過教育系統的建置,奠立了台灣培養專業舞者的制度化基礎,並使得林懷民與「雲門舞集」得以佔據舞蹈場域資源分配與再分配的重要結構位置,以維持「雲門傳奇」之文化資本的生產與複製。不過在此歷史過程中,相較於雅音小集,「雲門」雖透過舞作,回應了當時與認同相關的重要社會議題,獲得了廣大的回響,卻無法如同「校園民歌」順應唱片工業吸納的發展情勢,在難以回應文化商品化趨勢的情況下,只能暫時退出舞台。 1990年代靠著之前累積的社會與文化資本,「雲門」復出之後,林懷民企圖透過向高文化品味靠攏的編舞方向,以及將本地文化元素(太極導引、拳術)抽象化的身體訓練過程,創造出「雲門」在全球現代舞市場上的差異性,回應表演藝術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同時在制度層面,也透過舞團內部的現代化管理、組織分化與品牌化過程,以及企業贊助的支援網絡和國家藝文補助政策轉變的外部性支持,相當成功地回應了市場全球化的挑戰,也成為政府文化政策轉向「文化創意產業」推展後,一個不斷被認為值得模仿的例子。 就整個研究總結,除了林懷民與1970年代賦予「雲門」的獨特性之外,以「雲門」為核心所進行的舞蹈場域制度形構,使得「雲門」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不管是在實質或象徵層次,都有了對應的制度基礎。另外,雲門舞集作為當代台灣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團體,並成為台灣社會獨特文化表徵的關鍵因素,也在於舞團從創立到爭取延續的整個過程,分享並回應了台灣社會變遷從「自我追尋」到「策略導向」的核心議題轉變。此一變遷軌跡的呈現,也說明了台灣社會在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所面對的文化商品化過程。

並列摘要


The point of departure of this research is: A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modern dance company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how was Cloudgate Dance Theater of Taiwan and the modern dance possible in the 1970’s when Taiwan was in the historical phase of developing country. To solve this puzzle, there are two main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first, what is the social process of the specific cultural production of Cloudgate since 1973? ; secondly, what is the relatedness between this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social change of Taiwan during the past 35 years? In this dissertation, I analyze the history of Cloudgate Dance Theater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Taiwan, and point out that even though Lin, Hwei-Ming, the founder of the Cloulgate carried much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to the modern dance field due to his special family background and social network, the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chang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dance of TNUA, are crucial to the continue of this modern dance company. They gave the Cloudgate structural support for capital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kn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gate and the social change of Taiwanese society share the same trajectory from self-searching to strategic-orientation. It is because by their practices, the dance company is able to response to the main social issues in different periods with different ways that Cloudgate become the national icon of Taiwan.

參考文獻


2002 《認同衝突與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第四期,頁75—118。
2006 〈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台灣社會學》第13期,頁71—128。
2007 〈威權統治下的國族認同:隱蔽與公開、連續與斷裂〉。《思想》第四期。台北:聯經出版社。141—175。
Murgiyanto, Sal(阮嵐青譯)
2001 《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陳誼珊(2014)。從藝術下鄉到文化運動: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意義形塑與民眾參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4.00063
張孝慧(2015)。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與政治、社會之交互影響(1949-1973)〔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11295
楊乃甄(2013)。當代台灣「外省懷舊電視劇」的文化政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10066
阮文淑(2012)。重述一則傳奇-論陳達與「思想起」在七零年代台北的奇觀化歷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844
裴笛(2009)。從遷徙過程探討眷村文化的形成與變遷—以台北市北投區中心新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308200913493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