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87.156
  • 學位論文

廣東省台資企業的關務研究

A study on customs practices by Taiwanes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China

指導教授 : 陳明祺

摘要


自八零年代以來,廣東省「先行一步」成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其中台商在中國的加工貿易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國從計畫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兩個層次的圖像:一方面中國試圖在制度層次上控制外資進駐帶來的各種衝擊,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合同制」與「三來一補制度」,後者同時也是廣東一帶特有的工業地貌;另一方面「全球商品鍊」(global commodity chains)逐漸以愈趨複雜的組態(configurations)嵌入中國。本論文試圖回答廣東省台資企業的關務運作情形,期望藉著研究台商如何回應中國關務制度上面臨的挑戰,以順利承接在全球商品鍊中的出口任務。 藉著關注台資企業的關務運作,本研究有以下啟示。首先,三來一補廠的發展見證了政商關係的變質,地方政府與台商相互餵養的合作關係被破壞;再者,華人的「文化親近性」仍然使台商於中國投資時取得一定程度的便利性,但政府與企業間的利益衝突仍時所多見;另外,藉由研究「轉廠」運作,本研究也看到了協力廠商之間同時出現正面及負面的互動,在地力量的頑強抵抗使得全球商品鍊在進一步嵌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最後,當被賦予全球商品鍊其中之一環節的任務時,台商弔詭地同時展現出相反方向的回應,一方面台商努力突破重重關務制度障礙,使得「貨」能夠「暢其流」,另一方面,當中國逐漸發展出更具效率的制度環境時,台商反而抗拒這種有利於其更彈性化生產、更快速回應市場需求的制度演變,同時選擇性地「遺忘」了在全球商品鍊下來自買家的壓力。 本研究的田野調查時間是2007年10月至12月,地點為中國廣東省的深圳及東莞兩地。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鄭陸霖(1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國際鞋類市場網絡重組下的生產外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5:1-46。
楊友仁(2005)電子業台商之跨界生產網絡與中國大陸地方發展研究—蘇州與東莞的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倪維(2006)透析中國稅務:台商常用稅法與實務案例解析。台北市: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Forward”. Competition and Change 9:2, pp.153-180.
Bair, Jennifer. 2005. “Global capitalism and commodity chains: looking back, going

被引用紀錄


詹豐榮(2010)。為何台商留用台幹-以一家貿易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90120111141016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