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197.64.207
  • 學位論文

晏殊、歐陽脩的選體心理與詞情特質探論

指導教授 : 劉少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以《晏殊、歐陽脩的選體心理與詞情特質探論》為題,回歸詞體特質此一最根本的關懷,探析晏殊、歐陽脩以詞言情抒懷的選體心理、願拋心力作詞人的內在動因,進一步窺探他們如何反覆言說一份與詞體特質相應的失落之情、如何面對這份解決不了又無法忘懷的情感,在詞人、詞體與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從而產生什麼樣的詞情特質,並且在此一基礎上比較晏歐詞的異同。全文共分成六章,重點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先釐清問題意識,由此導引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並說明晏歐詞的版本依據和統計詞作數量,以確立文本範圍。接著回顧相關的研究成果,力求借重而不重複。最後以研究方法和步驟,點明筆者的思路與論文的架構。 第二章為「『為宰相而作小詞』現象探源」,針對一則關於晏殊的記載,從作者、作品、文體、文化四個層面切入,釐清為何「為宰相而作小詞」在北宋會引發爭議。接著繼續追問,既然「為宰相而作小詞」違背了北宋士大夫的自覺精神和社會共識,而晏殊和歐陽脩作為北宋前期任大官而作小詞的代表人物,何以願拋心力作詞人?第三四章便針對此一問題展開論述。 第三章為「晏歐詞的重情本質與文化共相」,掌握「情」此一關鍵線索,貫串「斯體」、「斯人」、「斯人與斯體」三個層面之論述,分析詞體長於言情的特性、晏歐詞的重情本質、晏殊和歐陽脩的多情性格與晏歐以詞寫情的選體心理,並以身為北宋典型士大夫的晏殊和歐陽脩為觀測對象,窺探北宋文化之共相,包括文體分工的現象與北宋士人的集體性格等。 第四章為「美麗與哀愁共生——晏歐詞的失落之情」,在前一章的基礎上指出,晏歐詞中反覆訴說的是一份失落之情,這份情是詞人生命的核心問題,它在詞人、詞體與文化的交互作用下,產生了美麗與哀愁共生的詞情特質。而失落之情能與詞體的抒情特性相符應,此為晏殊、歐陽脩願拋心力作詞人的內在動因。 第五章為「晏歐詞的悲情排解及其侷限」,探討晏殊、歐陽脩在詞中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失落之情?能否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而基於個人內在心性的差異,他們會有什麼不同的排解方式,從而產生什麼樣的詞情特質?詞體本身又有什麼樣的侷限性,成為晏歐詞悲情排解的阻礙?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研究成果,並提出延伸思考。

關鍵字

晏殊 歐陽脩 歐陽修 珠玉詞 六一詞 詞情

參考文獻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姚永樸:《文學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被引用紀錄


林玉玫(2017)。蘇門詞人「主體意識」與詞作「文人化」現象研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17.00568
詹琪名(2016)。依違之間:晏幾道其人其詞的內在辯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601061
佘筠珺(2015)。臨場展演與書寫技藝:社交視域下的夢窗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5.00941
劉品辰(2013)。出入秀豪之間——易安體詞情特質探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3.01761
黃筠雅(2011)。東坡清曠詞風初探--以月夜詞為考察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1.103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