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210.224.114
  • 學位論文

郭國基與戰後臺灣地方自治

指導教授 : 吳文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戰後臺灣民主發展可說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歷程,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於1945年(民國34年)12月26日公佈〈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並依據〈省參議員組織條例〉、〈省參議員選舉條例〉透過選舉方式成立省參議會,臺灣省開始有省級民意機關,地方自治初具雛形。 早期省議會的台籍黨外菁英以李萬居、吳三連、郭雨新、郭國基、李源棧、許世賢「五龍一鳳」最為出名。郭國基在一般人的認定將之歸類為政治人物,主要因為政治活動在他的一生裡面佔了極重要的部分,尤其是他競選經歷及歷次議會表現構成了他豐富的政治生涯。 本文除緒論、結論外,共分為五章,第二章主要講到郭國基出身之家世與求學,負笈東瀛時期參與的社會運動,以及返台後捲入東港事件繫獄及後續的報復行動。第三章探討郭氏歷次參選過程中的勝選因素與落敗因素、執政黨的輔選手法,以及郭氏之競選模式對黨外候選人的影響。第四章旨在觀察當時政治環境下,郭氏身為省級民代如何在議會中極力籲請省長民選、省議會職權以及省議員自身職權行使。分析郭氏對於省級地方自治之各點看法與當時輿論或地方自治學者、議員同仁有何相異性,其見解釋否具有政治科班的背景,其見解是前進派或是折衷派。第五章主要討論郭氏對地方選舉之見解及其實際參與地方選政之改善行動。第六章旨在探討郭氏對教育、糧政、財政、警政等層面的關懷,以凸顯郭氏為一問政議題廣泛之省級民代。 由本文研究可知,二二八事件郭氏政治生涯的重要轉折點。郭國基在問政方面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急先鋒的角色,其意見總是走在政府前面,是位急進派主張的議員,其問政訴求仍深具法理背景。就郭氏省議員、立法委員的競選模式,其並非一個以地緣關係取勝的候選人。郭氏與其他黨外人士雖在理念上相吻合,然互動不佳。綜觀郭氏整體問政表現,不僅訴諸法源、回歸民主憲政體制,極力捍衛人民權益,其對各項議題之訴求,相當具有延續性。在戒嚴體制下,是極少數不附和當局,本持民主理念監督政府的諤諤之士。

參考文獻


18.許雪姬、方惠芳訪問,吳美慧等紀錄:《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談紀錄(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口述歷史叢書(54),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5年2月。
38.謝欣純:〈蔡女士電話訪問〉,2002年2月23日,2002年2月26日,2002年3月22日。
15.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年7月,初版。
3.李登輝:《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4年8月。
2.呂婉如:〈《公論報》與戰後初期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1947-196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年6月。

被引用紀錄


蘇致亨(2015)。重寫臺語電影史:黑白底片、彩色技術轉型和黨國文化治理〔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5.02859
莊雅茹(2002)。戰後臺灣女性參政之先驅:許世賢(1908-1983)的政治生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904200716560358
蔡秀玲(2007)。台灣首屆縣市長選舉之研究(1950〜1951)〔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411200715125568
夏良業(2009)。魏道明與臺灣省政改革(1947-1948)〔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11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