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37.218
  • 期刊

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家的雅俗抉擇

Painting, Audience and National Crisis: The Problem of Elegance and Vulgarity in Early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摘要


本文試圖以「畫家-觀眾」關係的角度重新檢視二十世紀前期繪畫在中國的發展。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有關此段歷史的研究大都採取「西方衝擊-中國回應」的論述架構,將重點置於西方藝術之進入中國,及其所產生的新象。作者在此則改由對「內在脈絡之變化」的觀察,同時由傳統中的「雅俗之辨」和當時之國難情境兩個方向,探討畫家如何思考其與觀眾的關係,以及他們所作的抉擇。自二十世紀初起,中國新文化的追尋便與日益嚴重的國難緊緊地連在一起。為了抒解國難,「走向民眾」成為檢驗當時所有新文化運動是否能有所貢獻的唯一準繩。美術界也認同這個目標,但是,其中的成員卻無法像其他文學界及知識界的朋友們一樣,義無反顧地「走向民眾」。如果那意謂著重新調整他們與觀眾的關係,為何他們無法作此改變,以遂行他們救國的使命?傳統的「雅俗」觀一直扮演著重要的壓力角色。在對日戰爭期間,革新派畫家,如高劍父、徐悲鴻,極罕描繪抗戰中生活苦態來激勵愛國士氣,反而是採用一種間接的寓意方式來呈現他們的風格。他們也將觀眾設定在能解讀其寓意的小眾。另外一群畫家,包括林風眠、黃賓虹與傅抱石,則以「至雅」來抒解他們面對國難而起的心理焦慮。他們都轉向不易為一般民眾理解的傳統筆墨之探討,企圖重再發現中國文化傳統的根源與生命力,並以之來進行他們救亡圖存的任務。這也顯示了傳統雅俗情結在國難情境中的潛伏運作。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1993)。讀史偶得學:學術演講三篇。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2)。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一方。
(1995)。傅抱石/歷史故實。香港:名家翰墨。
Chang-tai Hung(1994).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 1937-1945.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aig Clones(1997).Art in Chin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被引用紀錄


朱龍興(2014)。1930年代上海知識份子的形象與作用—以《良友》畫報為中心(1926-1937)〔博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1029
謝宜靜(2007)。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0175
胡以誠(2010)。自然、水墨、時代性:寫生與心象的創作剖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533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