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36.141
  • 期刊

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

The Goddess of the Luo River: The Shaping of a Tradition

摘要


作為一個長久以來深受喜愛的意象來說,《洛神賦》不僅是曹植的一個詩篇,而且是其與王獻之書法、顧愷之圖繪這兩個具典範意義的藝術形式之結合。當這個整體形象在後世的傳遞過程中,三者以一種既整合又各自互動的方式,對觀者與創作者產生各種啟發。因之而創生的作品,不但意謂著屬於該時代的新詮釋,也成為下一世代再詮釋的對象。本文首先討論十二世紀時人企圖重現《洛神賦》傳統的努力。宋徽宗不僅將傳為王獻之所書的《洛神十三行》刻石,並親自書寫,宣示天下。現存三本最古老的《洛神賦圖卷》,雖歸諸顧愷之之手,實亦出自宋代宮廷之製作。但與《洛神十三行》所表現的文雅不同,圖繪的重建呈現了一種古老圖象與當代奇想的混合。以此十二世紀的圖繪為基礎,十四世紀衛九鼎與倪瓚所共同形塑的洛神則是另一種聚焦於絕俗女神的新解,這個形象至十六世紀蘇州的高度商業化的社會中,又再變為仇英筆下的嬌媚美人。十八世紀時乾隆帝在圖卷本身進入其收藏後,不但進行了重要的改裝工作,也命宮廷畫家丁觀鵬依其旨意修改而作摹本。皇帝的動作不但顯示其重回原來洛神賦詩書畫合一的企圖,且藉由其理性化的新詮,也明示著一種「御定」的正統觀。《洛神賦圖》的歷史發展亦可視為「主題傳統」中的範例。相較於「大師傳統」而言,它在中國畫史中經常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陳芳妹(2005)。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代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23(1),267-332。
陳葆真(2005)。傳世《洛神賦》故事畫的表現類型與風格系譜。故宮學術季刊。23(1),175-223。
陳韻如(2005)。時間的形狀―〈清院畫十二月令圖〉研究。故宮學術季刊。22(4),103-139。
(1993)。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祝暄惠(2012)。宋代梳妝仕女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285
施政昕(2020)。論漢唐樂府的《洛神賦》編演策略:以場次安排、原典應用與音樂設計為中心中國文學研究(49),41-73。https://doi.org/10.29419/SICL.202002_(49).0002
陳香吟(2010)。明清〈若蘭璇璣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84164
鍾月玲(2012)。論西西的故事新編〔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408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