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ACI:
數據來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簡稱ACI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兩年產出的論文,在統計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
公式:(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年的被引用次數)÷(前兩年論文產出論文總篇數)
例如:2010年之影響係數(2011年呈現)
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15篇,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20次
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16篇,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30次
→
2010年的影響係數
=(20+30)÷(15+16)≒1.61
什麼是預刊文章?
為提供讀者最前線之學術資訊,於期刊文獻獲同意刊登後、紙本印製完成前,率先於網路線上發表之文章即為預刊文章。預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頁次及出版日期資訊,但可藉由DOI號識別。DOI號是文獻的數位身份證字號,不論預刊或正式出版皆不會改變,讀者可點擊DOI連結,或於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連結到文獻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預刊文章?
請使用預刊文章的線上發表日期及DOI號來引用該篇文獻。
引用範例(視不同引文格式規範可能有所差異):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稱。YYYY/MM/DD線上預先發表。
doi:DOI 號
Overview of Biologics in Non-Cancer Immunotherapy
台灣醫學 ; 22卷4期 (2018 / 07 / 25) , P380 - 387
繁體中文
DOI:
10.6320/FJM.201807_22(4).0004
免疫疾病 ; 生物製劑 ; T細胞 ; Th17細胞 ; B細胞 ; CD20 ; Intergrin ; IL-1 ; IL-4 ; IL-5 ; IL-6 ; IL-13 ; IL-17 ; IL-23 ; TNF-α ; immune diseases ; biological agent or biologic ; T cells ; Th17 cells ; B cells ; CD20 ; Intergrin ; IL-1 ; IL-4 ; IL-5 ; IL-6 ; IL-13 ; IL-17 ; IL-23 ; TNF-α


- Fujimoto K, Minami S, Yamamoto S, et al: Comparison of timing and decision-makers of do-not-resuscitate orders between thoracic cancer and non-cancer respiratory disease patients dying in a Japanese acute care hospital. Support Care Cancer 2014;22:1485-92. doi: 10.1007/s00520-013-2105-z
連結: - Au DH, Udris EM, Fihn SD, et al: Differences in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t the end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rch Intern Med 2006;166:326-31. doi: 10.1001/archinte.166.3.326
連結: - Goodridge D, Lawson J, Duggleby W, et al: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in the last 12 months of life. Respir Med 2008;102:885-91. doi: 10.1016/j.rmed.2008.01.007
連結: - Nava S, Hill 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Lancet 2009;374:250-9. doi: 10.1016/S0140-6736(09)60496-7
連結: - 黎瑞萍、陳乃釧、洪宗杰等:間歇性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一個案報告。安寧療護雜誌2008;13:484-93。[Li JP, Chen NC, Hung TC, et al: Intermittent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er Support-A Case Report. Taiwan Journal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2008;13: 484-93.] doi: 10.6843/NTHU.2009.00011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