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51.231

考古人類學刊/Journal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考古人類學刊編輯委員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人類學者維特.特納和戲劇這個領域有個雙向互動的借貸關係。一方面,特納挪借了西方傳統戲劇的概念來發展關於儀式、社會衝突與文化轉型的理論;另一方面,他和戲劇學者理查.謝喜納兩人對於「表演性」的探索,最終促成了一個新興學門於1980年代的崛起-表演研究。「閾限」,是特納的學說裡重要的概念,大致用來形容傳統部落社會裡儀式的某個階段。為了讓它和現代社會的活動有所區分,特納提出了「類閾限」的概念。他認為,面對工業社會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情境,閾限已不足解釋諸如文學、藝術、戲劇、球賽、演唱會等等場合。有趣的是,受到特納的啟發,閾限概念被廣泛運用於社會研究、文化研究和表演研究,然而類閾限概念卻未受重視。本文主要討論,在戲劇研究領域,這兩個概念於運用上所涉及的議題,尤其是閾限概念對於文本研究的助益,以及類閾限因分類上的問題而造成的困擾。

  • 期刊

這篇文章響應中國境外的文革樂舞研究,將研究對象聚焦於一群在亞太地區遷徙的緬甸華人,透過具體分析此社群當中一個家庭表演團體-「五朵金花藝術團」之革命精神的形塑及再造,深入其樂舞經驗、創作理念及律動感知,闡述這個在世代承繼的時間軸上運行、並在地理疆域的空間軸上遷徙的藝術團,如何利用樂舞的詩學符碼來刻劃其座標上的紛雜情感紋理,並且映射其所在的政經及社會脈絡。如今在多重時空流轉之後,又如何將他們理想中的核心價值經由持續轉化,內蘊成日常樂舞美學的一部份,體現出一套與社會關係及歷史脈絡共構的知識。本文除了在研究取徑上呼應民族音樂學在當代的多個轉向外,同時也採納人類學家有關「文化親密性」與「社會詩學」的理解途徑,企圖深化對此個案的文化詮釋。

  • 期刊

本文以香的物質性為切入點,試圖探討清初遺民董說(1620-1686)作於1651年的《非煙香法》當中關於製香、用香的書寫。明清易代之際,玩物不只是牽涉到文人的審美價值和品味,同時也是文人藉以寄託興亡之感、歷史記憶,甚至是政治寓意的方式。董說《非煙香法》對於製香與用香的書寫其實並沒有脫離這樣的歷史以及文化脈絡。藉由參照人類學中宗教用香相關研究,本文探究《非煙香法》所牽涉到的感官經驗轉變,此一轉變所牽涉到的物質層面的調整、其背後所依賴的文學及文化象徵系統的運作,以及該轉變的歷史意涵。本文試圖說明《非煙香法》如何開啟了明遺民在物的收藏、流傳與品鑑之外的,以嗅覺經驗為主軸的面對亡國情境的方式。

  • 期刊

近年來中國明清史研究的重要發展之一是強調從基層社會出發、重視田野實察與地方文獻的地方社會史研究。這樣的研究取向可以追溯到八零年代受西方社會科學訓練的學者與中國本地的歷史學者從華南開始的合作,也因此這樣的研究取向常被標誌為「華南學派」或「歷史人類學」。這些華南社會的研究者,與同時期的社會科學研究者一樣,同樣面臨如何在時間的向度底下處理社會結構的問題;所不同的是華南研究者所研究的對象是受久遠歷史影響更深刻、也與國家制度有更長久之互動經驗的基層社會。本文梳理三十年來從華南研究出發之明清社會史研究所討論的核心議題,包括基層社會結構的歷史過程,特別是制度與禮儀的地方實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並與同時期西方人類學界對於歷史過程、歷史心性與歷史書寫的討論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