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44.108

榮總護理/VGH Nursing

榮總護理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半身麻醉病人接受脊髓麻醉後為預防硬脊膜穿刺後頭痛,通常要求手術後病人平躺6-8小時,然往往使病人有腰酸背痛和解尿困難的情形,本研究目的為比較手術後早期改變臥位其硬脊膜穿刺後頭痛的差異。研究採三組多時間序列前後測之類實驗性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某醫學中心一般外科病房因腹股溝疝氣接受疝氣修補術且採半身麻醉之病人。對照組依傳統手術返室後平躺6小時,實驗A組為手術返室後平躺4小時,實驗B組為手術返病室後即可隨意活動。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 GEE)分析不同組別時間序列發生頭痛及相關症狀之差異。主要結果:(一)三組病人發生症狀最多者,依序為腰酸背痛(48%)、頭暈(16%)與解尿困難(11%);(二)硬脊膜穿刺後頭痛發生率為3%,三組病人頭痛發生率之差異無顯著;三組病人於手術前、術後返室6小時臥床期間及術後七天監測,頭痛發生率之差異無統計顯著差異;(三)對照組腰酸背痛發生率(59%)比實驗B組(30%)高,此差異達顯著;對照組於術後返室時至第6小時腰痠背痛分數逐漸增加,實驗A、B組每個背痛觀察點疼痛分數皆低於對照組。本研究依實證照護應用,建立本土具文化背景的照護常規,結果可作為一般外科病房護理人員針對脊髓麻醉的腹股溝疝氣手術後病人,執行手術後早期改變臥位時的依據,降低脊髓麻醉後平躺導致背痛相關症狀,確保病人獲得完善的照護。

  • 期刊

末期腎臟病人透析治療及無法預期的合併症造成不可避免的情緒問題。本研究針對末期腎臟病人給予下肢運動與呼吸調節之護理指導,以改善其血液透析期間之負向情緒。本研究採實驗性設計,於2017年3月至6月針對北部某醫學中心血液透析病人,共收案86名,以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接受12週的下肢運動(含抬腿、股四頭肌收縮及屈膝)與呼吸調節。全部個案都接受常規護理照護,並於收案前、第4週及第12週進行三次的資料收集。負向情緒測量工具為醫院焦慮憂鬱量表。本研究納入統計分析計有83人,包括實驗組40人(平均53.70歲,男性72.5%)及對照組43人(平均61.19歲,男性65.1%)。負向情緒成效:(一)實驗組自第4週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對照組則持續上升;(二)GEE結果顯示實驗與對照組之間達統計顯著差異(β=-2.40,p=.04)。本研究指出接受下肢運動及呼吸調節的病人,可有效改善其血液透析期間的負向情緒。此運動持續執行至少12週對透析病人能達到改善情緒成效。本研究發現可提供護理實務專業者對血液透析病人個別性照顧之參酌。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護理衛教方式對手術病人使用自控式止痛之成效。研究採類實驗設計,對象為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骨科病房,實驗及對照組各收集60人,兩組病人在手術前一天收案基本資料、自控式止痛(PCA)知識量表及簡易疼痛量表。實驗組給予觀看PCA多媒體衛教光碟,對照組則接受書面單張衛教,手術後第三天針對不同護理衛教組別進行後測。結果顯示觀看護理指導衛教光碟比書面護理衛教對病人使用PCA知識有顯著性的增加(t=2.67,p< .01),滿意度較高(p< .001)。本研究結果顯示衛教光碟護理指導對骨科病人使用自控式止痛知識有顯著學習成效,可提供臨床護理人員衛教及相關研究參考使用。

  • 期刊

床上擦澡能夠協助重症病人維持身體清潔、舒適度及減少病源傳播。然傳統擦澡方式有重複使用毛巾、不適當儲放及無法晾乾等問題,本文探討以拋棄式擦澡巾執行重症病人床上擦澡之成效。文中以實證手法搜尋文獻,透過關鍵字於PubMed及MEDLINE資料庫搜尋系統性文獻回顧及隨機對照試驗文章,使用拋棄式擦澡工具取代傳統式擦澡毛巾,臨床運用期為2014年1月30日至2015年7月30日,對象為重症加護室的病人及護理師,以滿意度、護理工時、經濟效益及感染發生密度為成效指標。結果發現拋棄式擦澡巾的介入後,護病雙方均有高滿意度、擦澡時間平均節省22分鐘、護理人力成本平均節省92元/位、經濟效益方面比傳統床上擦澡節省10,773元、平均感染密度從千分之14.5降至千分之11.3。拋棄式擦澡巾能夠降低感染源、增加病人舒適感,讓護理師及病人有較高之滿意度,更能在成本效益中節省人力及物料成本。

  • 期刊

本橫斷式研究旨在探討居家照顧服務員(簡稱居服員)之失智症照顧知識、態度及自覺照顧能力。臺灣東部212位居服員完成問卷調查,多數居服員為中年婦女且國高中職教育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居服員有中等程度的失智症照顧知識、中等程度正向態度及中等以上的照顧自覺能力;其失智症照顧態度愈正向,自覺照顧能力愈好。有六成多居服員曾接受失智症課程,但課程時數不足,且較欠缺失智症患者精神行為症狀處理方式、溝通能力與活動設計安排等知識及技能。建議未來在居服員訓練課程增加失智症照顧課程時數,且課程內容應要符合居服員的教育程度及工作需求,並設計線上或行動學習課程以方便居服員學習。居服員照顧失智患者的照顧知能增加,有助促進其職場能力,進而提升社區失智症患者的照顧品質。

  • 期刊

「基本護理學實習」為護生初次實習入門基礎,影響護生的臨床表現及職場適應甚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中部某科技大學四年制護生的初次實習經驗。採描述性現象學研究法,研究對象為10位科技大學四年制護生,以一對一非結構式深度訪談收集護生的實習經驗資料,再以Colaizzi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結果呈現三個主題及九個次主題,含(一)煎熬困頓歷程:經歷身體的煎熬、感受內心的震盪及體驗現實的困頓;(二)能力淬煉歷程:護理技能成長、激發關愛素養及社會關係歷練;(三)破繭成長歷程:壓力因應、察覺反思及發現護理亮點。護生初次基本護理學實習經歷煎熬困頓、能力淬煉與破繭成長歷程,從實務經驗中淬煉護理技能、關愛素養及社會關係等能力,在破繭成長歷程中,護生調適與因應壓力、展現出自我察覺並感受自我成長,進而啟發對護理的熱情。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護生自我準備、及護理教育者和臨床護理人員指導護生之參考。

  • 期刊

本研究主要探討癌症病患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情形,採橫斷相關性研究設計,於中部某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以方便取樣進行收案,收案條件為(一)年滿二十歲;(二)診斷為實體與血液腫瘤病患、接受週邊造血幹細胞移植;(三)無認知功能缺損、具口語表達能力;(四)同意參與研究者,共收案100人。問卷包括「基本屬性」、「症狀困擾量表中文修訂版」、「中文版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骨髓移植第四版」。資料統計採個人電腦SPSS18.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統計。結果為(一)病患平均移植為32.67個月,症狀困擾平均得分40.77分,為低等困擾程度;(二)整體生活品質平均為110.05,為中高的程度;(三)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有顯著負相關(r=-.652, p<.05);其中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年齡大於50歲、移植前有職業者可顯著預測症狀困擾;移植後有職業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與復發可顯著預測生活品質。期望透過研究結果加強血液腫瘤專業醫護人員症狀護理能力,針對年紀大於50歲之移植病患特別關注其症狀困擾的影響,加強護理人員對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的專業知識與衛教能力,並諮詢對於病患返家後工作的銜接與因應,以期提升移植後的生活品質。

  • 期刊

NPGY學員照護Pig-tail管路連續出現三起異常滑脫,管路滑脫率達過去一年的12倍,突顯照護上的危機。本專案小組對此進行分析原因,發現pig-tail引流管照護教學資源無專一性、分散於護理處置規範與網路護理指導中,且其內文多為文字敘述、管路固定方式無統一、學長姐以口頭傳授相關知能等。故於2015年4月開始進行多元教學策略,包括:(一)提供模組實際演練(Pig-tail引流管固定方式操作),並設計易記誦的口訣,加深學員學習印象;(二)設計多媒體教材(Pig-tail引流管照護及固定教學影片)刺激學習動機,強化照護知能;(三)舉辦跨領域個案討論會,以團體互動、問題導向學習。專案活動執行後,管路達零滑脫、學員對管路照護完整性增加至94%、DOPS評量管路照護技術完整性提升至91.5%,且在課堂中充分運用批判性思考來執行情境上的決策,有效地培育出學員品質改善能力及動機,全體學員對此活動皆給予極高評價。

  • 期刊

本專案目的在改善清洗過程中被尖銳器械扎傷,以確保人員安全。當發生扎傷時,不僅會增加被感染的風險,甚至會造成死亡。專案前發現尖銳器械扎傷件數每月平均為1.125件,經現況分析發現導因有器械乾涸、定期教育訓練不足、缺乏安全防護設備、未遵守標準作業流程及查核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予運用決策矩陣分析方法,擬定解決辦法為定期舉辦教育訓練課程、採購安全防護設備、修訂標準作業流程及查核制度等,使專案實施後,尖銳器械扎傷件數,每月平均降至0.05件,達到專案目標,落實職場安全。

  • 期刊

本文描述一位49歲男性因長期飲酒導致酒精性肝硬化末期,因嚴重腹水、肝腎症候群等合併症,且面對只能等待屍肝機會的無望感之照護過程。照護期間為2017年8月15日至9月15日,筆者透過觀察、會談等技巧,收集病人身、心、靈各方面資料,以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工具評估確立健康問題,包括體液容積過量、身體心像紊亂、無望感等,並透過與病人建立良好護病關係,共同討論並擬定照護計畫、設定目標。期間提供腹腔放液、低塩、限水飲食計畫及改變烹調方式,密切監測體重變化等措施,改善身體不適;運用鼓勵表達自身感受,協助了解罹病事實,鼓勵家庭支持等,讓病人重拾信心,肯定自我價值;積極正向面對疾病延長壽命,以等待肝臟移植機會;筆者建議能編制慢性肝病個案管理師,對肝病病人照護能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