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35.203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雖然本土心理學已然蔚為一股不容小覷的新興學術潮流,但以追求普遍心理法則為目標的主流心理學者對其偏重特定區域人們之心理與行為之研究頗有微詞。本論文以安排嬰幼兒睡眠的形式為主題,提供一個比較台灣與法國,以及兩個台灣主位(emic)的實徵研究。台灣普遍執行親子共眠而法國普遍執行親子分眠的型態,清楚地彰顯了關係主義文化與個人主義文化對區隔親子界線的顯著差異。研究者藉此文化差異的研究實例,闡述主流心理學之追求普遍性法則與本土心理學偏重主位式法則的殊途目標,實可共構為一心多態(one-mind, many mentalities)的互補學術關係。全世界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慢慢地進行依附-分離-個體化的普同性歷程。就形體的個體化,舉世相同,但在心理的層面,就因文化價值觀的不同而有分歧的發展,西方偏重分離的導向,華人社會則在依附與分離之間,以關係主義的文化價值觀模糊了人己的界線。相對於西方社會偏重與他人區隔之獨立自我,中國人自我的顯著性在於交融相依的親子關係及其他延伸的人際關係。

  • 期刊

延續許功餘(2003)已探討「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內隱理論」在工作與社交情境中對華人人際互動之影響,本研究將進一步針對在工作情境中,面對不同性別與地位的互動對象時,6種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特殊內隱理論(「精明幹練」、「愚鈍懦弱」、「外向活躍」、「內向沉靜」、「誠信仁慈」及「狡詐殘酷」)之內涵,及這些內隱理論對個人人際行為之影響加以探討。 本研究以434位(女性236位)社會人士填答2種工作情境的人際互動問卷。在人際互動問卷中,研究者以4種互動雙方的性別與地位之組合以及6種互動對象的性格來設計24種故事情境。每位受測者僅填答2種故事情境,並針對故事裡互動對象的行為與自己的互動行為來進行評量。結果顯示,6種不同的「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特殊內隱理論」之內涵,大致上顯示出如理論所預期的差異,具有「精明幹練」、「外向活躍」及「誠信仁慈」等性格的互動對象在各自的主要行為向度上,均與具有「愚鈍懦弱」、「內向沉靜」及「狡詐殘酷」等性格的互動對象有顯著差異,同時,不同性格的互動對象在次要行為上的差異亦符合理論的預期。不過,互動對象的性別與地位對個人所持有的「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特殊內隱理論」之影響僅僅出現在「精明幹練」之上。另外,6種內隱理論對個人的互動行為之影響與理論預測一致。最後,針對本研究結果與假設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的限制、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做進一步討論。

  • 期刊

Snyder(1994, 2000)的盼望理論(hope theory)強調以未來成功的想像激勵個體積極向前,這是一種「提昇式盼望」,包含主控思考與路徑思考兩因子。但華人文化中的盼望,強調在失敗、受苦後產生的柔性、沉靜的力量,本研究稱之為「寧靜盼望」,包含超越順應與努力不懈兩因子。本研究以此雙元盼望概念中的四因子編制新量表,且以兩個實證研究檢測新量表的建構效度。研究一以267位台灣大學生為對象,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問卷中除了四因子的測量變項外,還包括樂觀、自我效能、自尊、內控傾向、防衛型悲觀及社會讚許等效標變項。結果顯示;台灣大學生在四盼望因子上均有偏高傾向,從模式競爭中得到高階雙因子(提昇式盼望與寧靜盼望)四因素(主控思考、路徑思考、超越順應及努力不懈)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模型適配度。另外顯示,新盼望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斂效度與區辨效度。研究二以665位台灣大學生為對象,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測量的變項包含盼望四因子、生活滿意、正向情緒、無望威及心理憂鬱,以檢視新量表的增益效度。結果顯示,增加超越順應與努力不懈兩因子後,比原有的提昇式盼望增加了對正、負向心理適應的總預測力;其中,提昇式盼望對正向心理適應(生活滿意度)有較高預測;而寧靜盼望則對負向心理適應(如無望威)有較高預測,較不導致負向心理適應問題。最後,本論文從文化觀點討論,增加寧靜盼望具有補足西方盼望理論之意義。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是要了解犯罪者的認知思考特徵與犯罪經驗間的對應連結關係。目前,犯罪心理學研究仍缺乏以社會認知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傾向特定類型之犯罪行為,但較不會有其他類型之犯行。本研究以290位在監男性成年犯為研究對象,在多元比較設計的架構下,針對吸毒、竊盜、性侵害及暴力行為之犯罪者進行社會認知評價之交叉比較分析。依據研究參與者之犯罪史自陳報告,研究者個別計算他們在四種類型犯行上的「犯罪特定性指標」(crime specialism index, CSI),以作為本研究之自變項。依變項則為犯人之犯罪自我認同、認知信念、規範信念、道德領域及犯罪情境之判斷。研究結果顯示,因犯罪者個人特殊經驗與認知之互動影響,成年犯有三種自利性認知評價傾向,包括認同或支持自己的犯行、否認傷害,但卻厭惡他類犯罪。本研究確認了社會認知評價與犯罪經驗的對應連結關係,且有一犯罪主題跨不同認知面向的系統性社會認知評價偏誤;而犯罪者也可能因犯罪經驗的增加,而逐漸陷入特定犯罪認知思考模式的困境。

  • 期刊

傳統試題反應理論中的潛在迴歸模式,自變項屬於觀察變項,其測量誤差往往被忽略。本研究旨在建構貝氏三階層IRI隨機截距項之潛在迴歸模式,除了透過一系列的模擬研究發展此模式之外,同時以兩個實徵研究說明此新模式之應用。本研究首先,將潛在自變項納入IRT的潛在迴歸模式中,同時考慮資料具有巢套的特性,並表徵在隨機截距項中。接著,模擬資料產生自貝氏三階層IRI隨機截距項之潛在迴歸模式,針對模式適配度進行探討。模式絕對性適配指標(PPMC)採用的是各受試群體在效標變項上平均觀察分數分布之標準差,而DIC則是用來進行模式競爭,以此兩個指標用來診斷資料與模式的適配程度。此外,在參數回復性方面,在貝氏三階層IRT隨機截距項之潛在迴歸模式分析下,各項參數回復性均佳,但如果忽略隨機截距項的存在,則會造成潛在迴歸方程式中殘差變異數估計值的嚴重偏誤,低估參數估計的分散程度,且高估測驗的信度。本研究也運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的認知能力測驗,以及國中基本學力測驗(BCTEST)中數學科與英文科成績為例,作為兩個實徵研究來以說明貝氏三階層IRI隨機截距項之潛在迴歸模式之應用,最後提出理論與實務上相關的建議。

  • 期刊

此研究整合語意部件及語意關聯強度,探討兩者對於語意發展的影響。兩個實驗操弄語意關聯強度字對(高、低相關),及字對含有共同語意部件與否(共同、不同語意部件),要求參與者判斷「視覺-聽覺」呈現字對是否具有語意關係。實驗一以年齡及識字能力皆不同的五年級孩童與成人為參與者,結果顯示在處理高語意相關時,兩組參與者的反應時間差異,會隨著共同語意部件的出現而顯著地減少。實驗二則進一步將五年級孩童分為高、低識字能力孩童兩組,結果顯示兩組孩童在判斷高相關字對時,對共同語意部件字對的區辨敏感度,顯著地優於不同語意部件的字對。本研究推論語意部件會影響孩童的理解歷程;(1)孩童由於語意網絡不似成人精緻化,輔以語意部件有助於高相關字對的語意判斷;(2)對相同年齡孩童而言,高相關字對在語意網絡系統內分享著較多的語意表徵,當字對間出現共同語意部件時,字形相似性有助於偵測與整合字對間的重疊語意表徵,提昇孩童在意義關聯性的正確判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