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35.196

哲學與文化/Universitas: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紀念鄔昆如教授,描述過去和鄔教授交往的歷程。文中描述在東西方偉大哲學家的心靈中都有一個渴望,就是希冀能打通有與無,現實與永恆,生與死之間的通路,希望能從其中的探討及體驗中,找到生命之源,心靈的歸宿。本文則試從道、理、神三個概念的研析中討論存有的通路。

  • 期刊

形上學作為第一哲學,乃是西方哲學思維之終極探問。哲學真理之形上性,始於古代希臘,並由此確立並開展了整個西方哲學思辨傳統。《莊子與古希臘哲學中的道》以形上學為主旨,從西方哲學之他者的古代中國向古希臘的思想邊界游移,梭巡探索古典思想的意蘊。展開文本交疊,概念分解,重組思想元素,建構體系,對照差異。而這一切的理論探索,皆以向上之道與向內之道,此形上學的兩種路向為主軸。形上學的兩種路向試圖展示的是形而上學的基本構造,從兩種形上學研究路徑的辯證,可以清楚分判抉擇不同型態之形上學體系。通觀此書,主要內容以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與莊子三者之形上學最為重要,故本文以此進行分析,以形上學的兩種路向為問題意識,嘗試勾勒本書微旨與思想意趣。

  • 期刊

鄔昆如老師的思想常有一跨文化角度,這點早在他的博士論文《莊子與古希臘哲學中的道》中便已展現。當時主要從跨文化角度,比較了中國古代哲學家孔子、老子與莊子,和古希臘先蘇哲學家巴爾曼尼德斯與赫拉克里圖斯等思想家。二十年後,他出版了《倫理學》,有系統地論述了中西倫理學的歷史發展、內在涵義與當代意義,可謂完整地開展了一套嶄新的比較倫理學。本文擬從跨文化哲學觀點,閱讀鄔昆如老師的比較倫理學,採擷三數精華,以資紀念。其一,道德意向與實現條件的辯證性。其二、強調人意志的道德努力,然終須訴諸形上與宇宙論的基礎,兩者有密切的互動關係。三、重視德行,而不止於德行,是一開放的德行論倫理學。本文將特就這三點,綜合出鄔先生的比較倫理學具有內外兼備、上下交融、整全合一等三項特色,並就此展開論述,以紀念鄔昆如老師。

  • 期刊

鄔昆如(1933-2015)的著作豐碩,其中《倫理學》一書,是他在臺灣最暢銷的著作,已高達二十幾版。鄔昆如深受傳統士林哲學教育的影響,也強調倫理學作為實踐哲學的重要性,以為倫理學是「做人的學問」。《倫理學》全書共527頁的篇幅,按其中、晚期學術論文寫作的特殊風格,即「歷史發展、內在涵義、當代意義」的三分方式,亦區分為三部份。在倫理學的基本立場方面,筆者歸納出六點,分別為「以為『內在的心智的行為』才是倫理學的對象」、「以為倫理學的善與惡之意義兼及知性與德性」、「良知∕良心作為主觀道德標準但非唯一標準」、「良知兼及自律與他律」、「預設意志自由」、「按道德主體與道德對象區分各個學說派別」。在倫理學的特點方面,可以說是從批判中建構,反應在「重申倫理學的第一義在於『實踐』,反對以『實然』與『應然』區分後設倫理學和規範倫理學」、「批判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思潮」、「從家文化的沒落到強調『家』文化作為特殊倫理學的基礎」、「指出義務論的偏失」等四點。最後,可以為鄔昆如的倫理學體系歸結出「以德行論作為倫理學的基調」,並承認倫理學本身是不完備的,「倫理學必須訴諸形上學的基礎」以及「倫理學不足之處尚待宗教的補充」。

  • 期刊

鄔昆如老師所著的《西洋哲學史》是來自其教學生涯第一門課程的成果,以此看出他對史的宏觀理解和正確性的堅持,以及他將教學和著作視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探討他對希臘哲學的溯源與傳承時,首先就是從其激發國內學界重視西洋哲學史的影響開始。以他對希臘哲學的論述進路進行整理,並反思這些理論。從歷史脈絡到內在涵義是溯源,最後反思當代意義則是傳承。筆者認為鄔老師的教學不僅是「傳遞知識」,而是教導德行使人成為一個整全的人,過著幸福的人生。本文以鄔老師提出希臘哲學的知、福、德三位一體的論述,成為主要論述的三個方向:1.目的論:從神話到定位宇宙的知性進路;2.德行論:「知即德」和整全的人;3.幸福論:安排人生以追求至福。希望透過闡述其學術貢獻,從他留給學生和讀者的學術思想寶藏中,讓我們像是參與課堂一樣從中學習追求智慧和幸福的真正方法。以此紀念一生奉獻在教學與著作、擁有德行並生活幸福的鄔老師。

  • 期刊

本文試圖介紹「意向」的概念,以強調意向對哲學實踐的重要性,並連同相關的概念——例如目的和敘事——來說明「意向」的作用。筆者認為意向的概念在哲學的實踐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科學和科技時代,大多人都不會花時間思考人生的目的或意義,因此總是糊裡糊塗地匆匆度日,有時甚至訴諸於酒精或毒品,甚至自殺。在第一部分,筆者說明為何必須思考哲學實踐當中的「意向」。首先介紹伊莉莎白.安斯康姆的意向理論,她把意向分成三種用法:付諸行動的意向、行動時的意向、以及意向性行動。行動是哲學實踐之基礎,第二部分要檢視一種以意向為焦點而對行動做出的目的論說明。筆者介紹格奧爾格.亨利克.馮.萊特以實踐推論的架構為基礎所提出的模式,並指出和這麼模式相關的主要問題,以陳述意向和目的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一個修正的式。在第三部分,筆者討論麥金泰爾的敘事理論,藉此結合意向、目的與諮商的概念,最後結合這兩種模式,提出一個哲學實踐的目的論敘事模式。

  • 期刊

希臘文術語akrasia意指「軟弱無力」,諸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古代希臘哲學家都對該問題有所思考。特別是在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的倫理學考量中,akrasia用來表達人在倫理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軟弱無力」,即實際行動與道德知識(或信念)的違背,因此通常被專門譯為「意志薄弱」,後者亦展現為亞氏倫理學議程的關鍵主題之一。聖多瑪斯.阿奎那以拉丁文詞彙incontinentia,即「不自制」來指稱同一意涵,發展了亞氏的「意志薄弱」理論,他圍繞「不自制」這一倫理現象來闡發意志的軟弱,並將其深遠內涵納入到了自己的意志哲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