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24.232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000
0.000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區域地理 36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省鄕村土地利用自光復以來深受兩大力量之衝擊,一爲日愈增加之人口,二爲工業化與都市化之高速成長;人口之遽增迫使原有的農地利用壓力增大,而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提升更造成了優良農地之縮減、農村勞力之外移、和環境公害之問題,以致於形成土地利用負回饋作用。因此,如何降低人口成長率,如何保留優良農地而不致於影響都市土地利用之效益,如何防治環境公害以及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已有的邊際土地皆爲土地利用研究之重要課題。本文卽就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山坡之問題以闡述,以個案研究之方式透過土地利用及其影響因子之探討作一分析及評估。

  • 期刊

本文概述一對人造物視覺影響之實驗性量化分析的過程與結果。人造物的影響被視爲來自其數量及品質二因素。以此二因素爲自變數,環境品質的評價爲因變數,建立二環境品質函數。人造物數量以人造物在視野中所佔面積比例爲指標,人造物品質則考慮爲人造物色彩、形狀、質感及位置的綜合表現。建立函數所需之數據來自以照片爲表達工具的問卷調查。結果,人造物密度(卽視野中人造物所遮蔽的面積比例)的環境品質函數爲二次廻歸函數;人造物品質者爲推理曲線。

  • 期刊

本研究屬於先驅性小規模測試計劃,主要在於探討道路交通噪音與居民反應的計量關係,依此檢討一般使用之道路交通噪音位凖計量指標L10,L50,L(下標 eq),TNI,L(下標 NP)在台灣地區之適用性;並進而探討噪音位凖的變化與困擾程度的關係,做爲未來都市噪音研究方法之依據。主要是採用心理態度量表法將居民的反應予以量化,而以行爲統計之積差相關(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理論探討道路交通噪音位凖及居民反應之關係。

  • 期刊

本文希望建立一套台北市舊市區鄰里環境的長期改善模式。作者以台北市政府花費了三年努力的一重要更新案例-柳鄕更新計畫作爲研究基礎。藉著對本案例的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四個不同的角色-政府、居民、私人建設公司、和學術界對改善實質環境的觀點。 「參與」在本文並非僅指狹義的「市民參與」,而是指各個不同利益團體對實質環境改善的參與過程。這種參與的基本構想是被應用在新的改善方案,不同方案的評估,和最後的實施過程。「增殖」在本文是指根據目前鄰里現況的發展,以小塊分區零碎發展的方式來改善目前的都市環境。 關於實驗計畫階段的意義及過程,應受到特別的重視。這部分是用者對下一步驟-執行前所作的建議。

  • 期刊

本研究計劃旨在了解一個經歷急速都市化的第三世界國家,其都市意象所具備的特性,並使環境規劃與設計作業者得以初步瞭解眾多台北市居民、使用者心目中所覺知、認識及評估的台北市實質環境。 研究過程中結合了書寫、繪圖與訪談等調查方法,所得之意象資料均予以分項統計及分析,以達到下例四項目標: (一)初步建立台北地區公共意象之特性。 (二)概略比較都市內部不同社經團體所擁有之都市意象。 (三)試提都市規劃與設計之相關建議。 (四)尋求一個可供規劃與設計專業者在作業過程中可實際應用之意象調查法。 透過意象調查所得,各有關專業者可以對目前台北市外部之實質地景與其存在於居民心目中之內部地景間的關聯及互動有所瞭解,從而逐步建立起衆多市民心目中所擁有之理想都市意象,並以此爲基礎來進一步檢討。補充未來都市之實質建設都市形式之經營等所依循的凖則和方針。最終之目的卽在於促使台北地區之實質建設與發展在急劇都市化的壓力下,仍能有助於其整體環境之可居性與獨特之地點感,進而增進市民之歸屬感與擁有感。換言之。亦卽使都市之實質環境在促使居民開發、建設和分享豐富且合乎人性的都市生活方面,能扮演一個積極而有效的角色。

  • 期刊

本文旨在於初步調查屏東內埔劉友才宅邸的建築情況,全文分背景資料、建築物類型及營造、空間組織等方面加以分析。最後的結論中,認爲劉宅係本省傳統之市屋類型在晚期過流與轉型的傑作。形式上,傳統與「番邊」的語彙並存,嚴謹的秩序裏又充滿了生活之變化所造成的力量,且尚未定型化。劉宅之後,番邊影響的表現日重,接着下去就是現代式樣的介入。就建築物類型而言,類似劉宅之市屋,可以說是日後泛濫於台灣各地,住商混合使用,連幢式之「透天厝」、「店舖住宅」-「販厝」典型-引人注意的前身。

  • 期刊

本文依據文獻記載與考古資料,討論西漢各代長安城的營建和規劃,進而研究都城的社會結構及建築物所代表的政治意義。

  • 期刊

本文以石璋如先生於民國四十三年發表的「殷代地上建築復原之一例-考工記夏后氏世室的討論」一文爲出發,參酌小屯建築遺存發掘報告、文獻資料,與近年來中國建築史上的新發現,討論石先生所復原的殷虛甲四基址。全文分爲「熱文獻根據」與「基址」兩大部分。在「文獻根據」部分,又分從內部結構、屋頂結構與形狀,及屋頂材料諸方面來討論石先生所根據的文獻資料,在「基址」部分,則從礎石的位置、礎痕被破壞、消失的可能性,及隔間諸方面討論發掘與復原工作中的問題。我們發現,由於資料有限,與近年來其它建築遺存的發掘比較起來,復原此一基址困難甚多,不易得到一個信度較高的結論,因此,本文只能消極地提出原有的復原工作所産生的問題,無法積極地另行復原。

  • 期刊

台灣近來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整個生態體系已遭受不少的挑戰,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事件時有所聞,而人們也已漸漸地對此一問題予以更多關注。在此迫切需要有關生態體系經營技術的引進的時候,本文旨在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地景建築及區域規劃研究所所提出之生態規劃方法,就其産生之時空背景、建立過程、理論基礎及運作方法作一簡單介紹,並舉一簡化的例子來做實際演練的說明,期使生態規劃的觀念及技術能逐漸地被引進,並一步步在我們的規劃作業中生根成長。

  • 期刊

本文主旨在探討都市設計之意義、功能、涉獵範圍及基重要性,並指出其與建築及都市規畫之不同處。近代都市文明之急劇變遷,社會意識及文化行爲之改變,科學技術與資訊之發達,給予都市之實質環境及社會環境莫大這衝擊。人類在都市中的工作、居住、娛樂環境而臨革命性之變動,建築師及規劃師已不能單獨挑起塑造實質環境的責任。都市設計之産生是由於近代建築的失敗興傳統都市規劃之破産。 本文試給都市設計之演變依其學說、派別及其領導人做有系統之分析。更根據歐美各國都市化的經驗及結果與美國建築教育之演進及改革尋找出都市設計之沿革及都市教育之模式。 在都市化不可避免的都市問題日形嚴重,建築師、規劃師、工程師尚未充份瞭解面臨都市各種問題,而不能發揮合作無間效率的台灣,都市設計工作之推廣,都市設計教育之實施是刻不容緩的。本文針對台灣建築教育實況,對如何培育都市設計人才有數項建築,以爲彌補傳統式建築教育制度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