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221.113

中等教育

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地方教育輔導組,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面對近年來少子女化趨勢,與師資培育多元化後所衍生的種種供需失調與品質維持等問題,如何以多元、創新、與具有前瞻性的角度,來針對當前的師培政策進行全面評估與檢討,可說刻不容緩。本研究擬對照1994年前後的師資培育相關政策與法規,從中彙整出台灣目前師資培育的困境,如:師資養成的過程、教師資格檢定制度,以及實習制度等方面。另外,作者嘗試從近十多年來師培機構在種類與師培生人數的變化上,來檢視師資多元化之後在量與質方面的重大衝擊。最後,針對師資培育多元化後所面臨的少子女化社會與教師供需失衡等挑戰,提出幾方面建議,期望在學童人數逐年遞減中,透過整體師培政策之檢討,能夠真正培育出具有教育熱忱與專業素養的未來教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我國八0年代以降的教育改革中,師資培育的變革可說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鬆綁」及「多元化」成為整體教改及師培制度改革的關鍵字。作者認為,無論「多元化」或是「鬆綁」,應該都還只是提昇師培教育品質的手段,師培制度改革的目標應該仍是建立高品質的師資培育,從而建立高品質的教育。作者分析了幾個當前師培的問題,說明師培不應停留在市場導向的第一個層次,也就是「市場化」、「自由化」,而應該進步到行銷學上的市場導向,亦即師培機構應該發展適合自身發展的藍海策略,建置屬於自己的品牌特色,從而發揮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理想。最後,作者並以「專業發展學校」為例,說明師培人力及資源較為豐沛的師範校院,或可考慮以此為借鏡,建立一個高品質師資培育的環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本文透過文件分析與文獻探討,用以瞭解1994年《師資培育法》後多元培育的師資數量,現今因少子化自然減班而致的超額教師現象,以及所交織而成的師資供需問題。經過師資供需市場的分析後,本文從教學領域師資缺額不一、教師人力代謝偏緩、師資供需配適問題等面向的師資供需結構進行探討,最後獲致對師資培育的五項議題進行討論。

  • 期刊

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分析瞭解我國師資培育評鑑制度之發展歷程,並藉由問卷調查方法,分析我國實施師資培育評鑑,對師資培育中心其辦學績效之影響,且以中等師資類科為限,問卷調查對象為94-97年度曾參與師資培育評鑑之師資培育中心主管,共計發放63份問卷,有效樣回收樣本為49份(77.78%)。 最後,本研究獲得以下重要結論:(1)我國師資培育評鑑之發展脈絡受現今社會教職發展趨勢影響,與「少子女化」、「師資人力市場供需失衡」教育現場情形,及「教育自由市場與績效責任」、「提升師資素質」等教育改革議題有關;(2)師資培育中心主管對於評鑑影響其中心辦學績效具有高認同度;(3)不同背景變項之師資培育中心主管對於評鑑影響中心辦學績效八層面之看法並無顯著差異。

  • 期刊

在全球與在地教育改革趨勢的雙重刺激下,教師組織學習與教師領導被視為學校文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然而,教師專業發展與分享領導如何結合以有效提升教師素質與教學品質,儼然成為教育改革新的課題。為了有效回應三十年來教育改革壓力和層出不窮的教改方案,強調專業領導的聯合行動體應運而生,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即為一例。專業學習社群主張經由共享願景、一起學習、一起領導與共享實務等來提升教師能力,改善學生學習,亦能由下而上轉變學校整體結構與文化。基於此,本文將介紹專業學習社群在國外研究場域的定義、特性,以及相關文獻回顧,並思考專業學習社群概念給臺灣教育改革實踐提供甚麼樣新的思維與應用,最後進一步提出教師專業成長之反思及其可能所面臨的挑戰。

  • 期刊

隨著筆記型電腦流行以及國內電信業者對3.5G無線上網服務的延伸,使得隨時隨地都能上網的概念得到了落實,而且照相、錄影播放影音等功能,現在已經是每支手機必備的多媒體配備。青少年對於這一波網路及通訊設備的發展,是否懂得正確的使用資訊科技的便利性;而不是因此造成新興的青少年網路使用問題,相信是許多家長及教師們所關心的。 近年來,國外對於網路霸凌的定義、動機、使用哪些網路媒介或通訊產品做霸凌活動,有廣泛的研究。而臺灣對於網路霸凌的新興議題已開始重視,也陸續有一些研究,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據此,本文擬透過文獻閱讀與分析,逐一探討青少年網路霸凌行為。首先瞭解網路霸凌的概念,針對國外研究整理出網路霸凌的行為及使用媒介,其次,以現有的國內外研究為基礎,綜合提出適用的預防策略與建議,希望能提醒相關單位正視青少年及其家長的資訊倫理不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行之有年的能力分班,因許多負面效應的產生,民國93年立法院通過「國民教育法」明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年級應實施常態編班」。在此推動常態編班的大環境下,教師或學校當局面對英語程度懸殊學生如何因應,以及學生與家長這兩大同樣受到教育改革極大衝擊的族群,如何面對所處的學習環境等議題都與政策的施行成效息息相關,不容忽視。本研究的目的乃是要了解校方、教師、學生及家長如何因應學生英語能力懸殊問題及如何看待能力分班或常態分班一議題。本研究以問卷為收集資料的研究工具,教務主任的問卷回收有306份;教師部分則有274份;學生的有效問卷共回收了2,147份;家長則有1,857份。結果顯示雖然學生認同能力分班對學習成效有正面的幫助,但其對於英語教學應採行能力分班/組上課之贊成比例僅有52.1%,是四組中最低。

  • 期刊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為基礎,設計一套適合國中一年級學生的主題式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藉以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培養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並提升學生的多元文化之認知與價值觀。 本課程以東南亞新移民族群為中心主題,內容共分成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各有三節課,課程實施節數共計九節。課程實施之後,從學生所填寫的學習單內容可知,本研究課程實施成效良好,學生不僅對本課程實施滿意度極高,也能有效達成培養學生多元文化意識、促進其公民行動能力的課程目標。然而,透過自我之省思以及學生在學習單上的反應,本研究仍有許多地方必須加以改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