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3.176

經濟前瞻/Economic Outlook Bimonthly

中華經濟研究院,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為有效預判未來半年國內外經濟情勢與產業狀況,讓各界掌握更即時的產業訊息及總體經濟脈動,國家發展委員會與中華經濟研究院自2013年6月起,每半年進行一次「臺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2015年12月更納入非製造業廠商調查範圍,調查項目主要包含:營運狀況、利潤率、僱用人數、資本支出、採購價格、進出口數量、產能利用率以及對總體經濟情勢的看法等。營運展望問卷設計保留PMI/NMI調查精神,題目均與過去半年(前期)或未來半年(下期)進行相對性比較,讓受訪者在「較佳」、「持平」與「較差」三個選項中勾選,部分題目則讓受訪者填寫變動百分比。因此,有別以往內容,本期產情快遞專欄節錄2019年上半年臺灣製造業PMI/NMI廠商營運展望調查部分內容供讀者參考。

  • 期刊

2019年臺灣循環經濟獎是第一屆,也是臺灣第一次聚焦循環經濟成就的重要里程碑。「臺灣循環經濟獎」不僅是獎,更是一個平台,讓豐富的企業家精神及臺灣循環經濟創新商業模式展現的場域,讓各業互相學習、觀摩,尤其是方法上的交流、觀摩,並能相互結盟合作,共同面對國際市場趨勢挑戰。

  • 期刊

全球對於永續發展重視下,循環經濟已成為關注焦點,且逐漸發展出新興商業模式。我國2017年將循環經濟納入「5+2產業創新計畫」,除了政策推動外,中經院攜手夥伴機構,以循環經濟為主軸舉辦「2019臺灣循環經濟獎」,透過民間組織力量表揚臺灣努力耕耘循環經濟及創造循環經濟價值的典範企業,並發掘臺灣企業創新概念促進產業成長。

  • 期刊

日本在從傳統「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拋棄型社會,轉變為以「廢棄物減量、資源循環利用、確保妥善處理廢棄物」,創造控制天然資源消耗及盡可能降低環境負荷的循環型社會,最終邁向永續發展的路途上,以3R的減量、重複利用、循環再生為中心已逐漸建立一套法制體系。本文將以日本的循環型社會法制體系為主軸,介紹體系形成的歷史背景、各法規及其將行政機關橫向整合的特點,以供我國推行循環經濟之參考。

  • 期刊

由於循環經濟對於環境、氣候、經濟、國安等面向均具備正面效益,歐盟將其作為當前及未來數年的施政重點。雖然聯盟境內也陸續發布支持循環經濟的相關政策措施,但循環經濟之轉型仍然遠低於預期的規模與速度,究其原因在於循環經濟企業在資金融通市場中並未受到公平合理之對待。對此,歐盟執委會「循環經濟融資專家組」試從不同面向點出循環經濟企業融資障礙之成因,同時提出相應建議供作決策之參考,冀能協助金融政策制定者打造一個公平友善的循環經濟融資環境。本文將摘錄前揭融資專家組之建議重點分段予以介紹。

  • 期刊

邁向循環經濟意味著創新的商業模式,國內企業或組織在發展嶄新的營運架構之際,面對非傳統財務構面的元素,宜朝向貨幣化的方向推動,納入更多量化評估工具;此舉的好處除了可讓利害關係人得以了解循環經濟衍生之正面效益,同時可為企業或組織建立更為厚實的財務基礎以及穩定的資金流,進而達到環境與經濟兼顧的永續發展層次。

  • 期刊

自製率或國產化要求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具爭議性的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結合了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融合而成為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自製率本身有貿易保護的特性與扭曲資源配置的特質,也具有培養幼稚產業與推升經濟動能潛在作用。本文討論支持與不支持自製率的看法,也提出自製率有效的條件,供讀者思索自製率在臺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可能作用與限制。

  • 期刊

政府應重新檢視綠能先行相關制度之設計,參考國外成功案例並了解其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各種配套措施之設計應多從用電戶觀點出發,以降低綠能轉型交易成本為宗旨,如此才能鼓勵更多用戶與產業願意參與交易並創新各種綠電交易制度,進而刺激再生能源業者擴大投資,達到產業真正綠能轉型之目的。

  • 期刊

本文使用2016年及其追蹤資料觀察製造業研究發展支出的變化,發現我國研究發展支出逐漸增加,研發密集度也屢創新高,可見產業逐漸重視研究發展。不過,部分產業研發支出並未隨著營業收入的提高而相對成長,長期而言,對產業競爭力將形成一大限制,建議政府應重視此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