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20.204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Taiwan: A Radical Quarterly in Social Studies

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1990年代初,反威權的政治運動曾與新自由主義思潮密切結合,因而經濟自由化、「民聲化」(私有化)被認為是「解構黨國」的必要手段。但當具政治正當性的新政府上台、公營事業領導者異主之後,原先為解構而進行私有化的論據是否失效?本文歷史性探討推動私有化的力量,然後再討論在後威權時代該如何看待私有化這公共政策議題。 自1989年始推動私有化至今,新舊政府私有化的方式皆甚為可議,不單有圖利財團之爭議,並且私有化被定義為將官股比例降至半數以下,因此官方多仍握有控制權但不用被監督。解嚴後,國家隨即開始開放特許市場,種種跡象顯示私部門主要關切的是合營事業的壟斷權,而不是其私有化與否。因此,自由化之後,與民爭利說已不再是推動私有化的主要力量。 新舊政府推動私有化的動機包括:錢權交換,新自由主義意識型態影響,籌措(短期)財源,卸下負擔政策任務的包袱等。民主化過程中,政治競賽導致賦稅日減財政赤字擴大,籌措財源日漸成為政府推動私有化的重要動機。因社會運動力量薄弱,其所提出的社會民主的訴求難以抗衡新自由主義意識型態的霸權,以及政治向資本的全面傾斜。 自由化以來寡佔壟斷已再現,社會分化已日益嚴重,重新確認社會公平的價值與公共服務政策目標實為當務之急。因此,我們反對進一步私有化,反對為籌措(短期)財源而私有化,反對無條件全面自由化,更重要的應是建立完善遊戲規則。公營事業本身應進行革新,進一步專業化企業化,健全公司治理機制,政策任務應透明化、去黨派化,監督機制透明化,績效評估公開化,政策任務應重新界定,以確認社會公平的價值與公共服務政策目標。

  • 期刊

今日的全球城市上海,一如它傲人的浦東新區所示,是一個全球化的展示橱窗,是勒斐伏爾(Lefebvre)所謂的「紀念性空間」(monumental space),亦是當前全球城市都市中心的地標。這樣的新紀念性空間(new monumental ity)雄偉耀眼的外貌,凸顯國際資本的迅速集中,卻同時隱藏了國際資本透過紀念性建築得以快速地排擠替換當地人民的生活空間的事實。 本文試圖以上海為例,討論浦東特區如何致力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都市發展過程,闡明全球化如何產生新的都市空間,以利資本流動。我將論證當代的全球城市是上海都市改建依從的模範,隨著浦東的重建,上海是個正在成形的全球城市。在上海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其他全球城市中觀察到的一個二元化的傾向,即是迎合資本流通所產生的城市空間一方面讓專業人士享有越來越多的權益,另一方面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空間卻一再被忽視。換句話說,當上海被各方人士稱頌為與倫敦、紐約、東京或香港並駕齊驅的全球城市時,被避重就輕的是全球化導致的種種社會衝突。

  • 期刊

性工作為何會(或不會)造成出賣自我與異化?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回歸到「現代雇傭勞動或服務工作為何會(或不會)造成出賣自我與異化?」,這個更一般性的提問(這是黑格爾等人在雇傭勞動開始普遍化時期所關注的問題)。現代各類型的工作(特別是在發端期與非完熟期)也是充滿了工作者的自我被佔有、隱私被侵害、公私界限難以維持的異化風險。本文認為必須從社會互動而非抽象哲學的角度來理解這個「異化」或「自我的讓渡出賣」究竟是如何進行的,事實上,服務工作者或顧客的自我隱私被對方佔有,乃是透過實際的人際互動技巧來達成的,Goffman的學說在此提供了關鍵性的說明(細節將在本文的續篇〈再論性工作與現代性〉處理);因此本文的A部份提出了「性工作者如何在陌生人面前呈現自我?」這個Goffman式的問題意識。但是這樣的一種現代人際與自我現象還需要更廣泛的脈絡解譯,亦即,服務工作者與顧客雙方為何能夠在互動中維護私密自我與隱私、為何能夠動態地操作公私界限,乃是關乎現代社會的一些宏觀趨勢或結構性條件如何形成了現代自我。本文B部份則列舉了五類造就這種現我自我的現代條件或趨勢動力,由此一般地說明了現代性工作中自我問題的脈絡。就此而言,現代性工作之所以能夠不會造成自我讓渡,並非個別性工作個人的獨特性質,而是深刻地根植於(晚期)現代的社會條件與趨勢動力中。

  • 期刊

對於台灣男性的身體、身體意識、身體觀等,有很多的社會力量在角逐其發言權的位置。在這些社會力量中,一個積極而有充分自我意識的群體、同時也在經營與掌握「知識與醫學」的宣稱,就是台灣的泌尿科醫界及其醫生們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台灣的泌尿科醫師們,風塵僕僕的在各種社會領域中(醫院病房、醫學研究、報章、電視、八卦、笑話、大眾演講等等),不斷的努力經營,如今可說是成績斐然。本文以泌尿科主流的異性戀論述為討論範圍,企圖藉著三類資料,交錯探討與評論泌尿科醫師的「男性身體觀」:(一)「威而剛」的知識現象與社會回響,I.I.E.F.的研究呈現的特色是「女性缺席」和「男性獨自面對生理反應」。(二)泌尿科醫師口述訪談得出四個討論子題:(1)男性的性焦慮。(2)早洩、生物演化與女性主義論述。(3)病史、性別政治與老男人的身體。(4)泌尿專業的科技化,(三)從五、六○年代至二十世紀末,大眾醫療論述中泌尿科醫師的男性身體觀。這是一個初步的討論,我們所使用的討論觀點,大致上是從女性主義「醫療與性/別」、傳科「知識/權力/規訓」等觀點發展而來。文章的最後我們從三個方向提出理論的思考:(1)醫療化與陽具中心主義(2)雙人性身體(3)「陽具勃起」科技的政略。我們提出需要把一切以「正常/病理」來看性身體的醫療觀點,減低到最少的地步。我們認為在異性戀關係中,性的身體需要雙人(而非“單獨個人的”)的獨特性風格。性身體的風格,最好都是一種雙人的品味與偏好,而不具有醫療上正常或病理的性質。我們對「威而剛」則有另類的看法,認為若放在「去醫療化」的另類視野中,它可以是一種特殊的「維他命」,成為高齡者、同性或異性戀者,發展多元「性風格」選擇中的一種。